第50部分(第2/5 頁)
。
李剛將生物電腦中儲存的作業系統軟體輸入計算機,又輸入計算機常用語言,中醫專家診斷系統應用軟體,經過測試,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李剛將作業系統程式碼及說明書,計算機使用說明書,輸入輸出裝置說明書都透過高速彩色印刷機印製出來,交給廠方翻印,讓技術人員閱讀領會,李剛為他們作講解。
三個月後,第一批二十臺計算機制作出來了,李剛按約定取走六臺,軍方買走十臺,國家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得到一臺,一臺給杜伯伯課題組,其它兩臺計算機生產廠作技術開發使用。經費還剩五百萬,留在計算機生產廠新增裝置,以便擴大生產規模。
李剛將計算機運到“大帥別府”,倒出大客廳,將其它裝置都運回來,進行聯機除錯。只有張雯的裝置較大,暫時運回青年穀;銀屏的中成藥成分定量分析系統,也需要倉庫放置大量的中成藥樣本。李剛便在青年穀蓋了五間瓦房,做車間和倉庫,放置人工合成裝置及大量中成藥。
迷魂谷奇遇記 第四節 答 辯
到了七五年十一月,第一屆工農兵學員同學畢業了,各自奔赴自己的新崗位去了。
院長和書記聯合省城醫學院的專家教授為李剛他們作答辯。本來還想請計算機研究所的研究員和理工學院的計算機專業老教授來參加,但他們聽說是李剛進行畢業答辯,都推辭不來,說自己沒資格聽李剛作答辯。
答辯會在院長的會客廳舉行,到場的有中醫藥學院和省醫學院的資深專家及附屬醫院的主治醫生。
李剛先進行答辯:
“我的課題題目是‘中醫計算機專家診斷系統’。
長期以來,中醫診斷是中醫學的難題。中醫的診斷主要靠的是望、聞、問、切,但是由於每個醫生的學識和臨床經驗不同,得出的診斷結果也不盡相同,往往比較有經驗的老醫生能夠憑自己豐富的經驗,正確做出診斷,那些像我們這樣的新手的診斷結果有時是錯誤的,會給患者帶來難以挽回的傷害。但經驗的積累要靠漫長的時間,以至從失敗的教訓中得來。如果每個醫生身邊都有一位專家,協助他完成診斷工作,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那該有多好,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的。
隨著電腦科學的進步,現在可以做到每個醫生身邊都有眾多的專家協助診斷和治療。那就是將古今三千多位著名中醫的理論和數十萬種治療方案和驗方儲存在計算機裡,將‘望、聞、問、切’的診斷過程實現自動化,將採集的資料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專家系統進行綜合比對處理,做出精確診斷,給出最佳治療方案。整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李剛在黑板上左手畫圖,右手板書寫說明,只見一陣粉筆灰塵過後,黑板上已經圖文俱現。專家們將黑板上的內容與李剛事先準備好的印刷材料比對,竟然絲毫不差。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講述後,專家們提了幾個理論方面的問題,李剛引經據典,一一解答,並將計算機的工作原理簡單做了介紹。現場為幾位患者進行自動診斷演示,結果與在場專家的診斷完全一致。給出的治療方案也非常合理。
全場為李剛熱烈鼓掌,答辯透過。
接下來,是銀屏進行答辯:
“我的課題是‘中成藥定量分析’。
中國的醫藥學博大精深,幾千年來,在世界醫學上獨樹一幟,說明它具有很強的科學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無論在診斷和處方上,往往是定性分析多於定量分析。這就是國外很多人難以接受中醫中藥的原因。
我們中醫在處方時,每個方子要開幾副藥,在方子上每種藥材幾錢幾兩,是很精確的,但在藥房抓藥時,一次稱出總重量,再用手抓到數個藥包中,這就造成了每包藥的重量差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