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孩子王(第2/3 頁)
了,家中爺爺年近60……患有眼疾……”因為說到傷心事,王小哥的語氣已經哽咽,他停頓幾息,開口說到:“日子已經無望,我等才來到縣城,家中兄弟姊妹日夜相伴怎麼分的開,爺爺言說我帶著我們來到縣城找一些餬口的生計,或託人學徒或被某家看中收入府中做下人,已經做好兄弟姊妹四散分離,再無相見之日,老天爺開眼,多謝楊相公能收留我兄弟姊妹六人,我六人定鞍前馬後,做牛做馬報答楊相公救命之恩。”說罷也要帶著五個孩子給楊項東磕頭,楊項東一把抓住王小哥的手臂,一把將他拉住。“王小哥你少我幾歲今日聽我一句,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上位蒼天下跪父母。我只是行力所能及之力,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六人遇我也是緣分,日後你們除父母外不可對任何人下跪。”
十個人走到一處荒草密佈的地方,楊項東示意不要走了,結算了馬車伕的銀子,從車上拿出鐵鏟和鐵鋤頭,這東西可是文登縣最好的農具了,這個時代金屬的農具可是非常高昂的一般家庭接受不了,相當一部分用的是木鏟和木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這種鐵農具,楊項東並不喜歡,主要是他不耐用,好的農具還是白口鐵最好,這事情老宋倒是和他談過,這幾天他們在山上,做雞窩時因為工具問題,導致很多簡單的事情都沒辦法簡單的做,本來兩天就能做成的事情,拖了四天才差不多完成一個大概樣子,提到鐵製工具的問題,老宋表示自己有話說:“你要說崛起屁股掄鋤頭,這事情別說你,就是你老二和吳啟榮三個人綁在一起都不是我的個兒,可你要說鍊鐵冶金,做鍊鐵爐不是很難,主要是鐵的雜質太多了。這玩意兒需要一定的化學知識,你也知道,咱倆的化學但凡有一點兒成績,也不至於一點成績也沒有啊。這事情你得讓老二和吳啟榮他們來,好歹倆人高中學了幾天化學,吳啟榮理科畢業學的又是冶金礦產專業,那才叫真正的專業對口。”
楊小了拿著鋤頭,就要輪起來。兩難民中那大的走到楊小了身邊深鞠一躬,楊小了還沒明白,那人拿過楊小了的鋤頭就自己開挖,楊項東無奈,拿出手表看了看已經下午兩點了,就他那個營養不良的樣子,這麼挖好就傍晚了,自己和楊小了倒是沒什麼,這八個有夜盲症機率不小。楊小了也有些看不下去,就去拿鋤頭,拿了幾次問沒有奪過來,看來想親力親為安葬自己的父親,楊項東四處看了看就拿著自己隨身帶的鏈條鋸去鋸了一根樹枝敲敲打打把一個鋤頭裝上,楊小了還沒來得及效仿,王小哥就一步當先拿鏟子頭做了一個,不由分說四個人動作就是快。安葬下後,楊小了從包裹內拿出紙錢,焚香。那兩人磕頭拜祭後轉過身來對楊小了王小哥楊項東磕頭後起身,楊項東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帶著孩子們回營地。楊小了和王小哥打頭,楊項東殿後帶著孩子們在山上行走。
回到營地太陽已經西斜,山裡夜色來的快,老宋已經在營地隔著幾步一個火把位置,最近的一個火把亮著,老宋拿著木錘叮叮噹噹的還在做木柵欄,新的營地就在河邊,老宋為了安全和楊善丁在高一些的地方做了營地,怕雨水太多,河水水位上升,不過倆人為了取水方便倒是修建了簡單的臺階。
看著十幾個身影,老宋停下來動作,拿出身後的一支火槍,腰邊的手槍也抽出來放在手邊。
“宋先生。”楊小了倒是先表明身份,聽到熟悉的聲音老宋放下戒備,在楊小了的帶領下眾人進了營地。看著是個孩子亂糟糟的站在營地,老宋撓著腦袋,聽著楊項東解釋事情的經過。“小了,和那個……emmmmmm王小哥!你家去打水,老楊你和我去生火燒熱水。先給他們洗個澡,剪頭髮,這蓬頭垢面的,先驅蟲,弄點石灰水先。今天先讓他們去擠擠木棚,明天弄新的住所。”老宋撓著腦袋,對楊項東也沒有指責,畢竟如果是他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