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2 頁)
方可取勝。」
這時時俊上前一步,大聲道:「招撫大人說得是,當年完顏亮六十萬大軍我們尚且不懼,又何必怕紇石列志寧這區區五萬人馬。末將不材,願在招撫大人前請令,願為先鋒,打頭一陣。如不能取勝,絕不回來見招撫大人。」
李顯忠大喜,道:「好,時將軍,明曰叔由你來打頭陣。」轉頭環顧眾將道:「明日一戰,諸位只許前進,不許後退。有斬金軍大將者,升三級,賞金百兩。」
第7章 宿州大戰
次日,天明。
宿州城外的平坦寬闊的荒野上,宋軍背城列陣,與金兵相隔著約四百餘步的距離。
宋軍排出的是一個雁形陣,左右兩翼由王世隆和張著各率六千人馬組成,其中有騎兵一千五百人。中軍有一萬五千人,排成疊陣陣形。
疊陣,是紹興年間的名將吳玠、吳璘兄弟所創。全軍分為三列,持刀槍長兵者居前,弓在後,最後為神臂弩。作戰時,全軍跪坐,當敵接近至百步時,令一神臂弓手起立射之(這是為了測距),若可入敵陣,神臂弓手俱發。敵接近至七十步時,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敵陣,則平射弓手俱發。當敵至拒馬,則槍兵與之肉搏。如此,使用遠端打擊武器層層攔截防禦,削弱敵騎兵迅速機動的能力,使野戰中步抗騎成為可能。這是吳氏兄弟在川陝與金軍交戰多年總結出來的作戰方法。
今天李顯忠所列的疊陣和吳氏兄弟的略有不同。一千五百神臂弩手是列在宿州的城牆上,位於全軍的背後,而且列得很開,連左右翼也包括進去了。這樣雖然密集度小了一些,但覆蓋面卻增加了不少。而且據高臨下,射程也可以增加務二十步的距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