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諸位善人,咱們買光皇帝的鹽(第3/3 頁)
,奮力清空了第四座鹽倉。
他們回家的時候全都是美滋滋的,今天絕對是大賺特賺。
雖說都是累的快要走不動路,可力氣這東西回家睡一覺就有了,能換來銅錢比什麼都強。
到了第二天一早,還在睡覺的扛包工們紛紛被同伴們的敲門聲驚醒。
“碼頭上又來活了,還是一文錢一包!”
等到他們趕到碼頭上的時候,驚訝的發現昨天被清空的那幾座鹽倉的大門全都開啟,裡面已經再度堆滿了鹽包。
扛包工們面面相覷“哪來的這麼多鹽?”
幾天之後,應天府的一群大商家們聚集在一起,也在喊這句話。
“哪來的這麼多鹽?”
他們在江南各地發起囤鹽之後,開始的時候的確是效果很不錯,各地鹽鋪的存貨被一掃而空,買不到鹽的百姓們怨聲載道。
就連之前已經有些銷聲匿跡的私鹽,也是再度氾濫起來。
可沒幾天的功夫,大批質量極佳的食鹽,就隨著水師的船隊投放到了江南各地。
大商家們再度掃貨,可卻是驚愕的發現,越掃越多。
只要拿得出銀兩銅錢來,那是要多少給你多少,整艘船的都包給你都沒問題。
雖說現在鹽價便宜,朝廷無論賣出多少都是十文錢一斤。
而且他們這些土豪們,手裡捏著海量的財富。
可當貨物供應的數量達到近乎於無窮無盡的時候,海量的財富也有花光的時候。
“大師,我們的銀兩都快用光了,這可如何是好?”
“是啊大師,現在百姓們看供貨足夠,也不去買私鹽了,咱們囤的那些鹽賣不掉怎麼辦。”
“阿彌陀佛。”慈眉善目的弘度大師宣了個佛號“諸位務慌。雖說皇帝那邊不斷的出鹽,可大明的鹽產是有數的,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貧僧以為,這些或許是透過運河,從長蘆乃至川蜀等地調運而來的官鹽。”
“不可能。”當即有人反駁“我家商船常年跑運河,壓根就沒有大量鹽船南下的訊息。”
“也不一定要走運河,走海路也可以。”
“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現在咱們都沒錢了,這該怎麼辦。”
“是啊,朝廷若是一直這麼提供下去,咱們囤的鹽得賣到猴年馬月去?”
眼看著局勢有些失控,那位弘度大師再度出言“諸位善人,請聽老衲一言。”
“鹽產是有數的,皇帝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無論是從哪裡弄來的鹽,咱們只管買下就是。等到無鹽可出,那倒是咱們哪怕是賣上一斤一錢銀子,也有的是人要買。”
“可是沒銀兩了啊。”
“呵呵~~~”抖著長眉毛的弘度大師,笑容極為親切“老衲願聯絡江南各處廟宇,行款於諸位。”
說白了,這就是典型的九出十三歸。
寺廟出借信徒的香火錢,賺取大量的利息。還不上的話,那就沒收抵押的田地宅邸。
無論能不能還上,他們都是大賺特賺。
否則那些僧人們一個個吃的肥頭大耳,住的廟宇塗金抹銀還有海量的銅器,外加大量的廟產土地都哪來的。
江南各地最大的行款方,就是各地的廟宇。
眾人有些猶豫,畢竟行款不但有利息,還得有抵押。
弘度大師笑容親切的頷首“諸位不必有顧慮。咱們這邊金銀銅錢要多少有多少,可朝廷的鹽卻是有數的。只要朝廷扛不住了,那就是至少幾倍的賺回來!”
“諸位善人,咱們買光皇帝的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