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納徵(第1/3 頁)
謝家從蘇家出來後,沒有急著回謝家村。
謝老爺沒跟著二孫子跑來跑去,他這一把老骨頭已經經不住這麼折騰。
索性,就在城門口牛車這裡等著他們。
接下來,李月心又帶著兒子去了一趟銀樓,買了一套簡單的純銀頭面。
還去了附近的布紡買了兩匹細棉布。
一通轉下來,已經快要到中午,李月心在路邊小攤上買了幾個麻油燒餅,又點了三碗豆腐腦,就當做是三個人的午飯。
臨走時,又去隔壁買了幾個包子,打算帶回去給公公吃。
回到謝家村,謝宇喬準備去一趟好兄弟王大虎家,大虎從小就擅長打獵。
自己如今要成親了,想再準備一對活雁,以示誠意。
大虎家是十幾年前搬來謝家村的,他們一家人除了女人,全都長得人高馬大。
歷來以打獵為生,後來孩子多了,又開起了殺豬的行當。
如今新起的十間青磚瓦房,加上東西小屋,在謝家村顯得特別氣派。
謝宇喬和大虎從小一起長大,平日裡有時間的時候,就跟著大虎爹學些簡單的拳腳功夫。
一是為了鍛鍊身體,再就是可以防身。
不練功的時候,謝宇喬就教大虎幾兄弟識字,都是一些日常用的上的字。
大虎的弟弟們都特別喜歡謝宇喬這個哥哥。
先前大虎家日子過得艱難,沒能力送孩子去上學。
如今除了大虎和弟弟二虎,另外兩個弟弟三虎四虎都被送去了村裡的簡易學堂。
想當初,謝宇喬就是在簡易學堂開的蒙。
學堂的教書先生是一個上了歲數的李姓童生。
因為年歲漸老,實在是考不上,就辦了個學堂,給村裡的孩子開蒙還是沒問題的。
主要就是為了餬口,他學了這麼多年書,田裡的活計早就拿不起來了。
當然去他這裡的都是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
像是家裡有錢的,都去的鎮上另外一所學堂,像謝宇喬的堂哥,就是去的鎮上學堂開蒙讀書。
謝宇喬雖說和堂哥都是謝家子孫,但謝宇林是謝家長子長孫,又深得爺爺奶奶喜愛。
謝宇喬的親爹謝青山是個典型的唯母是從的人,謝老太說什麼他都順著。
這麼些年,他爹在外打工掙來的工錢全部給了奶奶。
他們這個小家都是靠著孃親和大姐縫縫補補賣些繡品掙錢養家。
就這還經常被大伯孃挑理,說他們二房藏私房錢。
這些年,自己一家過得十分艱難。
三年前,親爹謝青山給東家做活計時突發意外死亡,東家還算仁義,給了五十兩銀子。
只是當年謝家還沒有分家,這筆錢直接就進了謝老爺手裡。
那時,謝宇喬的孃親正好查出來懷了孕,大姐謝玉芳才剛剛新婚,謝宇喬剛年滿十三歲。
謝青山的葬禮上,李月心不顧身體,直接哭的暈厥過去。
東家派來的管家看著孤兒寡母實在是可憐,不知回去說了些什麼,竟又給送來了三十兩銀子。
不過這次是悄悄的給了李月心,還私下叮囑不要給謝家其他人知道。
估摸著是早就看透了謝家二房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吧!
自從謝青山不在以後,加上謝家二房李月心懷孕,謝家老宅連個像樣的勞動力都沒有,經常被奶奶和大伯孃針對。
再後來,見二房又生了一個丫頭,就更是雪上加霜。
李月心那時候連月子都沒有人給做,還是她孃家嫂子實在看不下去,親自來給小姑子伺候的月子。
謝宇喬大伯孃眼見著家裡最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