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來往的路人大多穿的綿綢跟葛布、麻布。
穿錦緞絲綢的,人數不足十分之一。
大致就是現在普通城鎮的階級劃分了。
季昌明他們跟著官兵到了一處驛館,交了牌子,驛館的人就匆匆忙忙去準備東西了。
官兵們吩咐季昌明他們:「今天晚上大家都住通鋪,各自出錢,沒錢的住馬棚。」
這個是自然,大家都掏錢。
唯一讓人詬病的是,驛館才收十文錢一個人,不包食水,官兵找季昌明他們收一兩銀子。
嘖。
驛館跟商鋪都是有合作的,東西不多時就準備好了。
季昌明幾人就開啟了苦力模式,把十多袋大米跟番薯、土豆、玉米、蘿蔔、南瓜、冬瓜,曬的乾菜之類的東西,一袋一袋扛到馬車上,鋪平。
還有半扇羊肉,兩個蹄髈,跟一麻袋鹹魚幹,並兩壇酸菜。
這是官兵的伙食。
然後再在上面放上十幾袋子黑麵菜糰子跟黑餅子。
這是犯人的伙食。
不管是從質,還是從量上來說,都天差地別。
形勢比人強啊。
季昌明感慨了一下。
好一輪腰痠背疼下來,東西終於搬完了。
季昌明出了一身汗,心想好歹可以休息了吧。
結果就發現兩名官兵抱著胳膊站在一邊。
一旁驛館的商家的人也站在一旁。
沒人說話。
季三先生等人有些茫然。
季昌明左看看右看看,突然明白過來——合著這官兵買東西沒給錢啊!
季昌明試探了一下問商家:「勞煩問一聲,這一車東西多少錢啊?」
官兵的身形立刻鬆懈下來,胳膊也放下來了,輕鬆地靠在馬車上。
商家陪笑道:「糧食跟乾菜五文錢一斤,蔬果兩文錢一斤,鮮肉三十文,魚乾二十五文,酸菜……黑麵團子是驛館的,給官爺抹個零頭,一共十五兩銀子。」
好傢夥,不便宜。
不是說東西。
是說官兵先前黑的錢。
季昌明大致估算了一下,這裡的一文錢大概相當於現代的一塊錢,購買力略有浮動。
比如上輩子普通大米三塊錢,貴的才五塊錢。
而住店通鋪只要十文錢,但現代最差的旅館也不會只要十塊錢。
略有差別,但大致能理清。
這麼算下來,剛才他們四人解鐐銬,一共給官兵押了兩萬塊錢。
這一車東西才一萬五。
(架空朝代,大家大致理解就行,不接受細節槓,謝謝了。)
問完價,季昌明已經明白了,當下就問季富庭等人。
「官爺護送我們行路已經很辛苦了,咱們也該為官爺出一份力,橫豎這些東西買來咱們也都吃的,不如這錢就……」
大家分擔了。
季富庭是無所謂的:「掛帳就行。」
季三先生略有些遲疑。
他手裡還有些錢,但是沒有預備這一茬。
田旺的臉色更加是難看,他比季昌明幾人更窮。
季昌明見狀,想起臨出發前,女兒悄悄叮囑他的話——
「爹,出門在外,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你……可以試試別那麼省銀子。」
季昌明當然知道自己閨女。
事出有因她才會跟自己這麼說。
但是又不十分肯定,所以才撓頭讓他自己辦。
季昌明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眼光毒辣,心思敏捷。
只在幾個念頭之間,他就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