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炒股指標軟體是怎麼回事(第3/3 頁)
這是賣指標的兩種最常見的方式。所以指標軟體本質上它是一個工具,實質上它真正在售賣過程中是配合著一些服務啊,或者說其他東西來賣的,因為這樣能夠很好的迴避業務的一個監管的問題,或者說就能夠讓你的業務的風險下降。
因為正規的金融機構,他畢竟他要受監管,他不能隨便做,所以他透過唉繞一繞的方式,唉,從我本來是要從a到b,但我先從a到c再從c到b,這樣就繞開了很多監管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金融的投資公司啊,投資諮詢公司啊,都喜歡賣這個指標軟體,其實他不一定是因為指標做的好,他目的是為了什麼呢?迴避監管,同時呢,這個指標軟體太直觀了,很直觀的讓你感覺,這個有用有效。
營銷裡面有一句話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去說服使用者,那麼這個方式就是最好的營銷方法。越簡潔明瞭的打動使用者,讓使用者看到它的價值,就是最好的產品的文案。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指標軟體到底有沒有用呢?實際上是有用的
你可以這樣去理解它,正確地看待它,它就是一個篩選一系列技術形態組合的股票池或者說工具,這才是正確使用他的方式,而不是說跟著他去炒股,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軟體是有滯後性的,而且會變化就比如說現在是個突破形態啊,他今天大漲,突然之間衝到漲停,他當然是突破的,他會提示盤中會提示買入,但是如果它盤中突然之間的跌停就形成了一個反轉走勢的時候,它就不會提示買入,它的買入就會變成賣出
懂這個意思嗎?就是說這個指標軟體它會實時變化你盤中可能是突然是買入,但是突然也會變成賣出,所以它是有滯後性的,凡是技術分析方式都是這樣的。
所以把它當做股票池來用,或者說選股的工具來用,或者說判斷形態好不好的來用,是好的走勢還是不好的走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你把當做交易的這種指導,那你就玩完了死路一條。
同樣的那些講解技術形態的,炒股就靠技術分析技術形態,什麼形態什麼走勢啊,也是同樣的道理,就是用結果來證明原因,靠的就是倖存者偏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