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指數之間背離(第1/2 頁)
股市裡面有時候會出現指數之間的一個背離的一個現象。
這種背離往往是這樣的一個現象。只有一個指數持續上漲和另外其他的指數多數是回撥為主。雙向呈背離的一個現象。
指數的一個背影往往是一個週期性出現的一個特點。比如說像17年~18年的時候,上證50的一個漂亮50行情和當時的創業板指數之間就是一個背離的一個現象。比如像20年的時候,創業板的一個指數性行情和非創業板的,比如上證指數。指數走勢就是一個兩極分化,背離的一個現象。
這章給大家講一下,這個背離現象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會週期性的出現。背離出現最後怎麼處理的問題?
首先這個背離的現象的出現,它就說明了一個前提條件,上漲的指數我們稱之為a,下跌的指數我們稱之為b,a能夠持續上漲,充分的說明了它是有利好驅動的。他不論是有持續的政策訊息啊,還是資金流入,而能夠持續的下跌,說明它是有利空的,比如說一些這種政策性的調控啊,或說外圍環境不好,市場因素啊等等。
我們先分析,漂亮50行情當時是因為外資的一個納入msci指數納入,外資的流入導致當時的一個漂亮的行情出現。同期大盤下跌是因為什麼呢?因為17年~18年金融去槓桿。導致很多槓桿資金流出以及當時的影子銀行啊一融資盤被清理出金融市場,所以整個市場的一個流動性相對是緊縮的。
這是當時的一個大的背景,我們都知道,凡是監管方面涉及到資金的,他容易形成趨勢性的調整。就是他會持續的導致資金的流出,甚至是導致某些想入市的資金。因為它不是一個應該入市的資金而導致放棄進入股市
所以每次我們一旦遇到這種監管方面,不能是去槓桿或者是加強金融監管。都會導致什麼呢?指數容易短期破位,甚至是趨勢性的調整。
這是大家要注意的,這個往往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政策,而一般的行業政策是動搖不了大盤的。或者說無法改變市場走勢的
而另外一次的這種指數背離就是註冊制的時候,它是創業板指數走出一個抱團的一個走勢,而同期的大盤,因為外在因素導致的整體走向是比較疲軟的。或者說其他指數基本上是橫盤震盪,甚至是回撥的。
而當時的背離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什麼呢?主要是當時註冊制推出之後很多針對註冊制的基金不斷髮行,給註冊制的入市進行這個託底,或者說實施進行一個託底,其次政策不斷的出臺相關利好刺激,相應的市場熱點圍繞著註冊制的科創,以及相應的這種影子持股的屬性。不斷炒作。
導致整個創業板的股指,被不斷推高,形成了賺錢效應。
最終形成了一個背離的現象,或者說形成的一個持續性的兩極分化的一個指數現象。
透過這個資訊我們可以發現凡是這種指數性的背離它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的資金面方面。都有持續的流入,為什麼這麼說呢?單純如果只是熱點操作或者政策利好的話,他會炒成熱點行情,但是它不可持續。因為沒有增量資金入市的話,這種存量市場一旦虹吸效應變強之後就會掉頭向下。
只有增量之間的一個入市才會不斷的推高他的一個成交量,不斷的推高他的股指或者說股價。
而對應的利好訊息更多的是一個輔助,能夠使指數成分更加活躍,不論是當時的漂亮50行情還是創業板的註冊制的背離現象,都是有針對某一指數成分的持續不斷的增量資金
這才推高了他的指數成分或者說指數的趨勢。
而一旦出現背離現象的時候,他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怎麼樣的?
只要是出現這種背離,那就必然會因為一個上漲,一個指數下跌導致一個強一個弱,會很明顯導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