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3/3 頁)
2月16日,道光帝諭旨到:夷佔我大角、沙角,逆形顯著,惟有痛加剿洗,以示國威。著奕山為靖逆將軍,隆文、楊芳為參贊大臣,馳赴廣州討賊。琦善、關天培撤職留任,著即督帶將弁奮力剿除,申天討、建殊勳。著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琦善慘然一笑,上奏道光帝:《善定事宜》之六款項,系義律單方私擬,事關重大,未敢輕許。
琦善疏罷,復又照會義律:倘再如上次之不候迴文即滋擾,則前議一切皆歸烏有,本大臣爵閣部堂萬難再為周旋。
2月19日,五日期限到,英艦虎門集結。琦善急書兩封,一曰萬事尚可商,二曰必欲相港全島,須奏明定議。特囑送信人,如義律恭順,兩信並交;否則只交第一封。
義律耐心早失,怒喝清國信使。伯麥提醒五日已到。
義律道:虎門早是囊中物,不戰屈人之兵是最好之選擇;我們不要清國的人民,不要清國的財富,不要清國的土地,我們要的是貿易,自由平等的貿易。再等五日又如何?
伯麥道:我們與清國的戰爭難道不是為了財富嗎?
義律道:清國人云:人、物兩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義律不攻,琦善亦懼,急向虎門增兵,截止22日,共派兵3150名,僱勇5800名。
琦善嘆:“小小虎門,兵勇麇集,大炮溢滿,無復安插,夷船百炮齊轟,尚能剩幾?”
2月24日,十日時限到,琦善無復,義律下令進攻。伯麥乘艦觀覽,見下橫檔島無一兵一卒,喜;即刻佔領,並連夜建起野戰炮臺。第二日,英軍自戰艦、下橫檔發炮攻擊上橫檔、永安二炮臺,兩小時不到,上橫檔島諸炮皆毀,清軍全線潰退。側方之憂解,泊麥令十八艘軍艦集中300餘火炮,齊轟東面的靖遠、威遠、鎮遠三炮臺。
關天培、麥廷章殊死應敵。自晨戰至午,炮臺大炮全被摧毀,守軍死傷大半。
伯麥勸降,天培無視。傍晚,英軍攻入,天培督軍死戰,身著多傷血流如注,仍不言退。忽一炮彈襲來,天培隕絕於地。
天培僕人孫長慶尋將軍遺軀,英人許且鳴炮送。長慶見將軍“辮髮已割,左腕刀傷,身受炮火,焦無完膚。”,嚎。
則徐聞之泣呼:六載固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雙忠同坎壈,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送面如生。
虎門破,英軍溯江而上,勢如破竹。
1841年2月27日,攻佔烏湧炮臺,3月1日,攻佔琶州炮臺,前鋒直抵廣州城下。
琦善慌,忙派廣州知府餘純保議和。
義律道:三日為限,以《善定事宜》約,欽差、巡撫、將軍、林則徐、關天培五人簽字畫押,方可。
琦善躊躇兩日,不籤。第三日,正自躊躇,參贊大臣、湖南提督楊芳率部趕至。琦善雙手一攤,千斤重擔自肩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