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5 頁)
好走,並沒有直通的官道,只能繞道黑堡鎮、甘谷驛、文安驛通往延川縣城。
這樣一來,劉宣就要從延安縣外七十里透過,等於出現在張應昌眼皮子底下,也不知道張應昌到底是如何反應。
另外這樣一來,路程也繞了很遠,這樣一裡一外加起來路程已經超過一百七十多里。
古代的行軍,如果沒有兵站,後勤也運輸困難,那麼每日的行軍距離就不能超過三十里。
古代的文人編寫的史料中,動輒行軍速度超過百里,甚至有超過三百里的,這種記載其實大多不靠譜。
而據古代的兵書如《六典》《唐通典》等記載,每日能行軍三十里,還有力氣打仗的,已經算是精銳了。
一般來說,馬的耐力比不過人,大部分騎兵也不可能騎馬行軍,而是牽馬步行,這樣一來,騎兵消耗的力氣也超過了步兵。
況且騎兵消耗的糧草三四倍於步兵,如果不是趕時間的短途戰術行軍,長途行軍騎兵的速度也比不上步兵迅捷。
劉宣麾下這支軍隊,因為首領能身先士卒,能與士兵同甘共股,士氣保持的不錯,現在勉強能做到每日行軍三十里。
這還是士卒的身體經過幾個月調養,已經補充了營養的緣故。而明末同時代大部分的軍隊,如果沿路沒有兵站,每日也就行軍十數里,只有少部分如關寧軍、秦軍、天雄軍、一部分九邊精銳,才能保持每日三十里的速度連續行軍。
劉宣卯時(早上5-7點)吃飯,起兵拔營,行軍十里,開始休息一刻鐘。在行軍十里,又休息一刻鐘,又行軍十里,差不多到了未時三刻(下午兩點半),走了三十里路,開始安營紮寨,準備晚飯。
這種長途行軍枯燥乏味,經過七八日功夫,劉宣途徑黑堡鎮,甘谷驛,文安驛,才趕到延川縣城。
這一路之上,劉宣穩紮穩打,並沒有向沿路上堡寨用兵,反而還召集了不少小股饑民,將後備營的兵力擴充到千人。
———————————————————————。
就在劉宣離開延長縣,趕往延邊縣城之際。
延安城中軍大帳之內,氣氛也異常凝重。
副總兵張應昌坐在主座之上,手中把玩著一個三寸大的田黃玉印章,眼神不停的掃過站在兩旁的將校。
張應昌此人兇狠霸道,麾下的官員同僚對他都有些懼怕。一時間紛紛低下了頭顱,避過了張應昌銳利的眼神。
大帳之內頃刻間異常安靜,張應昌來回度著步子,終於囂張的一笑說道:“再過十日,吳總兵就能從固原趕回,到時候他從榆林兵進青泥堡,我則帶上大軍,從延安擊破劉禿子,我延綏鎮軍兩萬精銳,定能將陝北流賊剿滅乾淨。”
“劉禿子此人,不好好在延長縣等死,反而還要禍害延川,真是死不足惜。等老子大軍一出,定能活捉劉禿子,將他凌遲處死。”
“聽說劉禿子的老婆是一個大腳醜八怪,這種女人老子一定不要,不過卻能讓大夥兒嚐嚐大腳娘們的滋味。”
張應昌一陣狂笑的說道:“劉禿子這種奸猾愚蠢之輩,彷彿插標賣首的傻瓜,這次一定萬無幸理。”
“你們這些軍中將校,這段時間的兵血少喝一些,大家出些銀兩,將士卒的欠響補發一些,讓兒郎們打仗也有些力氣。”
“老子可是聽聞,劉禿子屠了延長縣城,大大的發了一筆橫財。這次打敗了劉禿子,大家也能撈些外快,積攢些銀子。”
第五十一章準備
延川縣的城牆雖然比延長縣高大厚實,起碼有二丈四尺高(大約八米),一丈八尺厚(大約六米),但是城內的守軍卻沒有多少。
延長縣內還有一個顧世虎守備軍,大小也有邊軍七百餘人。但是延川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