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3/4 頁)
學還要靈活。
洛陽太學以儒學為主,卻也是主張讓學生集百家之長的。諸子百家,便是洛陽太學的分科情況。既提倡了不同學派之間的良性爭論,也保證了不同學派同等重要的地位。只要一家、一經的經書講完了,博士(老師)就會開始主持答辯。
是的,答辯。
就是大部分人認知裡的那個大學答辯,只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流行寫論文。太學只嚴格按照各經家法的要求,極其講究師承。答辯的時候,有足足五十道論辯題。評分標準很清晰明瞭:在辯論時,解釋多者為上第,引文名者為高說。
衛玠在過去的差不多六年時間裡,已經考過了七門功課,均是上第,如今已經沒剩下多少考試了。這也是他課程很寬鬆的原因,大部分都已經不需要去聽了。
裴頠在心裡對衛玠讚嘆了一番。別人八年時間都不一定融會貫通的學問,衛玠只用了六年不說,其中大部分時間衛玠還是在家修養的,要不然會更短。這樣的麒麟兒,真的是世不可多得的存在啊。
&ldo;離你行冠禮還有兩年,也不知道你家中可有安排?&rdo;
一般從太學畢業的學生,不是等著政府直接安排工作,就是家裡已經給找好了關係,更放蕩不羈一點的,也可能會選擇出外遊學,增長見識。
但很顯然衛玠的身體,不足以支撐他選擇最後這種最符合名士身份的舉動。
而另外的前兩者……衛玠的身體也一樣吃不消。身為衛家子孫,衛瓘最引以為傲的孫子,衛玠早晚會出仕,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更傾向於等衛玠過了冠禮再說,王氏迷信著衛玠成年了,身體就會健康一些。
所以,&ldo;祖父的意思是我學識不夠,最好再跟著老師學習兩年。&rdo;
衛玠這裡所說的老師,自然不可能是太學裡的博士、祭酒,而是他幼時拜下的名士樂廣。衛老爺子的言外之意,聰明人一眼就能知道,說是跟著樂廣學文化,但是衛玠的學問也是有目共睹的,樂廣還能教他什麼呢?不外乎當官的為人處事以及官場厚黑學而已。
跟著樂廣、衛瓘等朝中重臣學習政治,那是普通人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對衛玠未來的仕途肯定大有裨益。
&ldo;跟著樂令什麼時候都可以。我的意思是,你願不願意先來國子學再學一段時間。&rdo;裴頠說出了他的第一個目的。
&ldo;國子學?&rdo;
裴頠點了點頭;&ldo;雖然你不算是正式的學生,但我可以保證,只要你的結業成績達到了要求,國子學也會承認你的成績。我不想誆你,我之所以對你提出這個條件,是因為國子學需要你如今的名氣;但我也希望你能仔細考慮一下,你如果得到國子學的結業肯定,這會對你未來的仕途提供更多的幫助。&rdo;
朝廷說到底還是世家與皇帝的朝廷,衛玠將來想在世家圈混的開,求學時期結下的師兄師弟以及同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人脈關係。
&ldo;我會好好考慮的。&rdo;衛玠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國子學有私心,卻也不是隻佔便宜一毛不拔,頂多想要和衛玠互惠互利。這當然是可以考慮的。說實話,去國子學鍍個金,對於衛玠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履歷,他說不定還能間接一下國子學的同窗的想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