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5 頁)
感慨。可見,太宗對長孫皇后,已超出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感情。
“那你認為當如何處置太子?”太宗念著長孫皇后,對承乾心有不忍。
綺妍知道讓太宗當作什麼事也沒有,繼續放縱承乾是不可能的。這件事必須有個折中的解決辦法。懲處太輕,難以警示天下人,顯得太宗有所偏頗。懲處太重,太宗於心不忍,將來也難以面對長孫皇后。
“皇上若能庇佑太子殿下終其天年,當屬最好的結局。”
太宗聽了綺妍的話,考慮良久,最後最終點頭,接受了綺妍的建議。
之後,唐太宗下詔罷黜太子李承乾,貶作平民,囚禁於右領軍,後將其流放到黔州。
太子被廢,這無疑又在宮中颳起了一陣颶風。接下來舉國最重要也是大臣們最關注的便是新太子的人選。按照祖制,太子一般都是在嫡子中挑選。除了李承乾外,長孫皇后所出的皇子還有兩個——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
大臣中呼聲最高的當屬李泰。李泰雅好文學,工書畫,才華橫溢,倍受唐太宗寵愛,太宗也很中意立他為太子。可惜的是李泰過於心急,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竟然脅迫李治退出太子之爭,東窗事發後,太宗十分心寒,罷黜了李泰,將他改封為順陽郡王,徙往均州鄖鄉縣。不得再回京城。
太子之爭的一場風波過後,眾人都以為儲位自然是李治的囊中之物,可是卻遲遲不見太宗下旨冊封李治為皇太子。原因是太宗嫌李治太過軟弱,恐日後難當大任。其實他心裡最中意的太子其實是李恪。太宗不止一次地在大臣面前說眾多皇子中最像他的便是李恪。然而——
“什麼?!皇上您。。。。。。”
楊妃宮中,太宗向她提起立後的事情。
“其實自長孫皇后走了之後,朕早有意立你為後,只是你一直推諉。楊妃哪,朕當年無法兌現此生唯一的承諾,如今只有這樣來彌補你。”
“皇上,臣妾早已表明心意,長孫皇后的賢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臣妾永遠也無法與她相比,請皇上將這個位置永遠為皇后保留。”
“楊妃,以前你拒絕朕,朕可以理解。如今你得為咱們的恪兒想,朕打算立恪兒為太子,若你肯當這個皇后,恪兒為太子自然理所應當。。。。。。”
“不,皇上,請您收回成命,不要立恪兒為太子,臣妾只想他過平凡快樂的日子。自古帝王路,荊棘遍地,請皇上理解臣妾的苦心。”
“楊妃,帝位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你該多為恪兒的前途考慮才是!”
“皇上,恪兒的前途就是做好吳王,輔佐太子。”
“楊妃,恪兒已經長大了,你不該問問他的意見麼?”
“我的孩子我知道,恪兒並無意於太子之位。他沒有帝王的雄心大志,皇上還是令選他人吧。”
楊妃久居深宮,一直以來對朝中任何事都不過問,也不在意,但在這件事上她堅持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朕看恪兒是最合適不過的!何況有綺妍的輔佐。楊妃,其實朕所以選中恪兒,很大的原因在於綺妍,綺妍她蘭心蕙質,德行出眾,自從她做了恪兒的王妃後,恪兒的言行都得到文武大臣的認可,尤其當初柳範彈劾恪兒一事,吳王妃深明大義傳遍朝中,朕看到她就像看到當年的長孫皇后一樣。”
“綺妍許多方面的確跟皇后很像,可您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綺妍的情有獨鍾!她絕對不會接受後宮的三千佳麗。正是這一點註定綺妍成就不了像皇后那樣名垂千古的功績。”
“。。。。。。”太宗一時接不上話來。“或許她會因為皇后的位置。。。。。。”
“皇上,您太不瞭解綺妍了,她是那種在乎名位的人嗎?她把情有獨鍾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