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竇府家宴(第2/2 頁)
,僅是少年。
席間竇威與家人們說起了書院裡的趣事,自然少不了崔澈徐門立雪一事。
自古以來,尊師重教從來都是值得被崇揚之事,六歲少年就有這般求學之心,自然引得眾人讚歎。
哪知竇威說順了嘴,又把先前在妓坊之事給抖了出來。
其父竇熾淡淡道:
“宴後自領家法。”
竇威一張臉立即拉了下來。
這時其長兄竇茂卻輕蔑道:
“我聞七弟所言,覺著那崔澈名利心甚重,此人不可深交。”
竇熾看了一眼自己的嫡長子,心底暗暗嘆息,這麼愚鈍,往後怎麼託付家業,這維持家勢的擔子,還是隻能落在次子頭上。
長子竇茂以父蔭出仕,無甚功績,而次子竇恭,卻得天子看重,參與平齊之戰,頗有功勳,遷大宮伯、上柱國、酇國公、雍州刺史。
也許是有這麼一個出色的弟弟帶來的壓迫感,也養成了竇茂陰陽怪氣的性格。
過府赴宴的竇毅瞟見了叔父眼中的失望之色,故而與堂弟解釋道:
“世人奔波,皆為名利,更有甚者不惜冒犯眾怒。而崔家子年僅六歲,行事周密得體,既如願得名,又使人無可指摘,聰慧如此,若有朝一日懂得收斂鋒芒,當成天下偉器。”
竇威沒想到堂兄對待同窗居然有這麼高的評價,再看父親,也是滿臉認同的模樣,頓時將長兄不可深交的斷語拋在了腦後。
關於崔澈的討論便止於此,他如今可沒有資格成為竇府家宴的談論焦點,眾人的話題更多圍繞在如今北周與南陳爭奪淮北的戰事。
舉杯交箸間,歡聲笑語,卻也沒有不散的筵席,夜色已然深沉,竇毅起身向叔父辭行,由竇茂代父將他與三名堂侄送出府門。
兩家府邸相隔不遠,竇毅等人帶著一身酒氣返家,一名盼望父兄的可愛少女止住了奔跑的步伐,她皺起了瓊鼻,嫌棄道:
“阿爺怎地又喝得醉醺醺的。”
竇毅老來得女,對這女兒自小便是百般疼愛。
撫著女兒的小腦袋,感慨道:
“若得男兒身,何遜崔家子。”
“崔家子?”
少女疑惑一聲,卻也沒有細問,她知道父親一直遺憾自己錯生女兒身,滿腹才智,只能用來相夫教子。
滅齊以前,北周天子宇文邕與突厥公主阿史那氏感情不和,少女便勸諫道:
“如今四方尚未平靜,突厥依然強大,願舅舅壓抑感情,撫慰阿史那皇后,以蒼生為念。只需要有突厥作為助力,那麼江南陳朝、關東高齊,都不能給您造成憂患。”
事情發生在去年,少女時年七歲。
也許只有這等聰慧女子,才能教養出李建成、李世民這對兄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