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利劍突擊隊(第1/2 頁)
對於特種作戰營下屬的三個連隊,武裝偵察連的組建是最簡單的。 原有偵察連的老底子在,大部分官兵直接改成武裝偵察連。 為了填補戰鬥減員,從孫旺財的新兵連選拔了三十名素質較好的戰士。 相對於普通連隊,多撥給了武裝偵察連十二支晉造湯姆遜衝鋒槍,十二支短槍。 武偵連很快就搭建起來。 至於特戰營一連,也就是搜尋偵察連,蘇武直接將原有負責遊擊支隊警衛工作的一個警衛排、民兵大隊中獵戶出身、擅長捕獵的組成的搜尋隊,臨時拼湊組成搜尋偵察連。 人員編制暫時設定兩個排,但也算有了一個基礎的架子。 最難得是特戰營三連的組建,也就是百人突擊隊和利劍突擊隊的組建。 九名原偵察連戰士,同時也是參加過穿插運輸任務的原偵察連戰士,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最基礎人選。 蘇武直接指定他們進入利劍突擊隊。 九人中為首的趙希武是原偵察連的排長,在這些人中職務最高的,他身材寬厚,技戰術素養都很好,而且殺氣十足,是利劍突擊隊中當仁不讓的隊長候選人。 除了九人外,蘇武還要選拔真正的精銳成為利劍突擊隊隊員。 再用利劍突擊隊隊員培訓百人突擊隊隊員、培訓特戰營乃至整個遊擊支隊,而特戰營和百人突擊隊中表現優異的則可以加入利劍突擊隊。 這樣,透過流動,始終保持了利劍突擊隊具有超強的戰鬥力。 但利劍突擊隊僅有這九人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一支規模為排級左右的突擊隊,至少還要補充二十人。 特等射手胡大寶被他調了過來,在消滅鬼子騎兵隊時,曾經繳獲了一支帶有光學瞄具(2.5倍)的九六式輕機槍,這支輕機槍被頒授給了偵察連的胡大寶(詳見第三十六章)。 突擊隊缺乏專用的狙擊步槍,胡大寶帶著他的輕機槍加入到了隊伍之中,並同時調來了其他三個神槍手組成精確射手分隊,他們使用的步槍都是原裝的鈤本三八式步槍,沒有光學瞄具,這是狙擊手分隊的一個遺憾。 利劍突擊隊的人數達到了十三人,但還是缺,特別是專業技能人員上的缺乏。 蘇武立刻下令,將王德利調入利劍突擊隊,不過先丟在偵察連訓練。 蘇武把王德利調入突擊隊有兩點原因。 第一是王德利車技好,漆黑的夜裡能駕駛著汽車像白天一樣,這一點,突擊隊肯定能用上。 第二是王德利忠誠不怕死,這一點是每一名突擊隊員應有的素質。 不過,王德利的其他軍事素質還不夠加入到利劍突擊隊中,這幾天,他正跟著剛成立不久的武裝偵察連訓練。 遊擊支隊特種作戰營營長鬍滿倉親自在抓訓練。 從普通的八路軍戰士到特戰營營長,胡滿倉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而特戰營裡,除了利劍突擊隊歸蘇武直轄,剩下的都是胡滿倉管。 作為營長的他自然不能讓弟兄們太舒服了。 當兵是來打仗的,特別是當偵察兵、或者按照蘇武的講法叫特種作戰隊員、突擊隊員! 當然了,現在蘇武管自己的這個營叫特種作戰營。 為了讓特戰營和整個遊擊支隊有作戰規劃,成為一支正規軍! 蘇武特地將他在後世的一些訓練手法,諸如體能、如何目測距離、射擊動作、包括如何在行進間射擊、如何舉槍瞄準、重機槍如何縱深射擊、山地射擊和夜間射擊之類的編撰成訓練手冊,下發到各連。 胡滿倉一手叼著大蘿蔔,一手看著他手下“特戰營”的兩個連弟兄。 “都別給老子偷懶,戰場上偷懶,死的第一個就是你!” 胡滿倉說完,吩咐道:“五個一,開始” 所謂五個一,就是一百個俯臥撐、一百個跳山羊(把引體向上改了,沒有那麼多的單槓,同時跳山羊更適合山地作戰的需求)、一百個深蹲、一百個仰臥起坐和一百米衝刺(將高抬腿改成了衝刺)。 除了這個,每天還有一個五公里的要求。 這是普通連隊的基本要求,偵察連的要求顯然更多,要練格鬥,要殺人技!武裝偵察連還要每週跑一次二十公里! 弟兄山的後山路上,胡滿倉提著手槍命令全員的戰士們加速衝刺,和普通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