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2/3 頁)
與本宮認可的,這宮裡頭,除了太后、皇上與本宮,沒有誰能夠輕易動搖你的地位,也沒有誰能夠隨意侮辱你。若是再聽到什麼風言風語,你只管派人來告訴本宮。你記著,皇上和本宮,都是你的後盾。&rdo;
周貴嬪聞言,眼圈兒一紅,險險就要落下淚來:&ldo;娘娘的話,臣妾記著了。從前進宮時,嬸嬸便叮囑臣妾,要好好伺候皇上,尊敬皇后娘娘。娘娘寬和仁慈,只要臣妾謹慎本份,日子是不會差的……嬸嬸沒有說錯,娘娘果然是再和善不過的一個人。&rdo;
她說的嬸嬸,不是別人,正是康華大長公主。康華大長公主乃先帝嫡親胞姐,當今嫡親的姑姑,在宗室中很有分量。周貴嬪孃家周家乃是康華大長公主的夫家,雖不是什麼顯赫世家,但旁人看在康華大長公主的面子上,一般也會給予周家世家大族一般的禮遇。周貴嬪未入宮前,恰好是康華大長公主最疼愛的夫家侄女。
周貴嬪論家世容貌都不算最上乘的,但有大長公主的面子在,太后和明宣帝還是很慷慨地給了周氏女一個貴嬪之位,這便是周貴嬪這貴嬪之位的由來。朱昭儀只想著周貴嬪的父親是五品小官,好欺負,卻沒有打聽清楚周貴嬪的孃家背後還站著個康華大長公主!
若是今日之事不能妥善解決,傳到康華大長公主的耳朵裡,只怕連明宣帝都落不著好。對於這位姑姑,明宣帝還是很有些怵的。
&ldo;好了,別哭了,仔細傷了眼睛。&rdo;姜皇后溫聲細語地對周貴嬪說道:&ldo;你且放心,本宮這兒是罰完了,皇上那兒還沒開始罰呢。此事,皇上與本宮,必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rdo;
周貴嬪點了點頭,一雙眼睛紅得跟兔子一樣:&ldo;娘娘的話,臣妾自是信的。娘娘放心,臣妾不會拿著這件事到處說事兒的。皇上和娘娘對待下臣和宮裡的姐妹們如何,臣妾最是清楚,皇上和娘娘的名聲不該因朱昭儀而有損。&rdo;周貴嬪也明白,這事兒鬧大了對誰都不好,她只想讓朱昭儀付出相應的代價罷了。如今看來,她的目的也算是達成了,既然這樣,還鬧什麼呢?過猶不及的道理,周貴嬪還是明白的。
姜皇后握住了周貴嬪的手:&ldo;你真是個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你這般懂事,皇上和太后娘娘都會看在眼裡的。&rdo;周貴嬪識趣,她也省心。
&ldo;娘娘謬讚了,臣妾只不過是做了臣妾該做的事。&rdo;
因路上有朱昭儀之事耽擱,姜皇后一行人拖延了好一陣才抵達太后的壽康宮。
&ldo;好了,將福兒給本宮吧。&rdo;在壽康宮前,姜皇后身邊兒的大宮女如煙,李淑妃身邊的大宮女翠蘭等都停住了步伐。太后不喜人多,姜皇后等人進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眾妃嬪的貼身宮女得候在壽康宮的門口。
姜皇后等人才到門外,便有機靈的小太監去太后跟前通傳:&ldo;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帶著各宮娘娘來給您請安了。&rdo;
&ldo;讓她們進來吧。&rdo;太后不鹹不淡地道。
對於後宮妃嬪,太后向來沒有太多心思去應付,非但在請安人數上做了限制,請安時間也是幾日一次,姜皇后等人並不需要每日都來壽康宮裡給太后請安。若非太后需要把高位妃嬪召來宮裡,時不時的立立規矩,敲打敲打,只怕太后會讓她們連請安也省了。
只是,想想朱昭儀鬧的一出又一出,再想想看似忠厚實則心思難測的李淑妃,太后由衷的覺得,自個兒還是不能偷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