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第1/3 頁)
明宣帝盯著太子的雙眸看了很久,彷彿要看清楚,太子這話說得有幾許真意。太子不躲不閃,雙眼中一派澄澈寧靜。
明宣帝見狀,暗自點了點頭:&ldo;淑妃這些日子因管教大公主不利,受了朕的責罰,鬱結於心,身子虛弱,需臥床靜養,吩咐太醫院,每日給淑妃準備一份滋補的湯藥,等閒妃嬪就不要去打擾淑妃調養了。另,李卿任期將滿,將其調回京中吧。&rdo;
這樣一個人,八面玲瓏,在江南官場很是吃得開,與當地的世家大族關係頗為不錯,實在讓人不放心。就算不考慮李淑妃和三皇子的因素,明宣帝也不放心讓李淑妃之父繼續當他的兩江總督,還是調回眼皮子底下看著吧。
太子聽了明宣帝的話,就知道,明宣帝有意讓李淑妃&ldo;病逝&rdo;,這樣做,可以將對大公主與三皇子的影響降到最低。但太子知道,此事多半不會順利,但他沒有說,只是問:&ldo;父皇可想好了由誰接任此職?&rdo;
兩江總督監管兩淮鹽政,非但位高權重,也是一項大大的肥缺。江南官場,關係素來錯綜複雜,若是後繼者選擇的不好,是要出亂子的。
明宣帝道:&ldo;徐卿這些年將邊關處治理得井井有條,朕有意動一動他的位置,他的妻族與兩江一些世家沾親帶故,派徐卿接任兩江總督之位想來是個好選擇。&rdo;
待李總督接到回京的旨意時,李夫人滿臉愁容:&ldo;老爺好不容易才在這兒站穩腳跟,皇上怎麼就把您給調回去了?宮裡頭的娘娘也是,怎麼也不為老爺說上幾句?&rdo;
&ldo;少說兩句罷,淑妃娘娘恐怕如今也是日子艱難,這事兒哪能怪她?聖上有命,做臣子的,自然不得不從。只是,聖上派來之人想要摘本官的桃子,就要看有沒有那個本事了!&rdo;李總督冷哼一聲。
&ldo;皇上怕是疑了咱們了。此次調任,只給了老爺一個虛銜。&rdo;李夫人雖是女流之輩,倒也有些見識,因此,對於丈夫即將被調回京中之事,是滿心的不樂意:&ldo;此時回京,恐怕是禍非福,老爺還是要儘早做好打算才是。&rdo;
&ldo;這是自然。&rdo;李總督眼中精光一閃:&ldo;李某人從不打無把握的仗。&rdo;
徐總督本身倒是頗有才幹,對明宣帝也極為忠心。可惜,已經與李總督打好了關係的江南豪族們顯然不太買他的帳。
徐總督才剛就任第三天,就在外出巡視的途中遇刺重傷。
李家的姻親昌國侯趁機上書:&ldo;徐總督此番重傷昏迷,兩江一應事務,無人主持大局,實在不妥,幸而李大人尚未走遠。李大人掌管兩江事務多年,將一方治理得井井有條,請聖上將李大人調回兩江之地,暫代總督之職,直至徐總督痊癒。&rdo;
上方的明宣帝喜怒不辨,片刻後,方道:&ldo;這麼說,除了李卿之外,其餘人竟是治不好這兩江之地了?朕這滿朝文武,只李卿一人是得用的,其餘人都是酒囊飯袋?&rdo;
&ldo;當然不是!只是,李大人這些年一直擔任兩江總督之職,若論對此地的熟悉程度,只怕無人能出李大人左右。此事正值新舊交替之際,本就人心惶惶。驟然出了這時,人們越發不知所措,當務之急,是穩定兩江局勢。&rdo;
&ldo;此事萬萬不可!從無現任總督猶在,前任總督插手當地政務的先例!況且,如今徐大人才剛遇刺,兇手是誰,還不好說呢。聖上不妨派遣欽差大臣到兩江之地一探究竟,一來,可代徐大人穩住局勢,二來,可以好好的查一查,究竟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連聖上派去的新總督也敢動!&rdo;這人一向與李大人不對付,說話時,狠狠地瞪了昌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