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5 頁)
上安了一個把手。這鍋蓋的形狀與廣東人的烹煮飲食習慣有莫大的關係。
廣東人在煮米飯時,往往同時蒸幾碗幾碟菜。好的菜有清蒸魚、香菇蒸滑雞、豆豉蒸排骨,鄉下人喜歡吃的蒸菜有鹹蝦醬蒸肥豬肉、梅乾菜蒸五花肉、新薑絲蒸鹹魚,甚至連茄子、豆角、節瓜等菜蔬也上鍋蒸,麻油小蔥一拌,十分可口。米飯開鍋後,在飯面上放一個竹隔子,再架上三碗四碟,蓋上鍋蓋,加大火猛燒幾分鐘,收火悶幾分鐘。趁這時候再炒上一個碧綠青菜,把煲好的老火骨頭湯端上桌,這就是廣東人的家常餐啦。說起做米飯,廣東人與北方人也有區別。大概是經常蒸饅頭包子的原故吧,北方人吃的米飯也是蒸的。廣東人做米飯是在生鐵鍋裡直接和水煮的。做好的米飯原汁原味。鍋底下還有一層鍋巴,也稱作飯焦,好吃賽過任何一種餅乾呢。
由於廣東人烹煮的需要,做一個好的鍋蓋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求鬥木佬有十分的技藝。整個鍋蓋沒有一根鐵釘,不用一條鐵絲。鬥木佬把十幾塊弧形的木片用
竹釘連線,用竹箍固定。鍋蓋的工作環境溫度溼度變化反差很大,全部使用竹材木
料,可以使鍋蓋的整體收縮膨脹隨溫度溼度的變化而變化,就不會變形。做好的鍋蓋與鐵鍋十分吻合,絕少漏失蒸氣,能保證米飯和蒸菜同鍋做熟。
6.
過了一個時辰啦,老虎還沒有出場。除了黃山狗以外,大家一直緊崩著的神經漸漸地鬆弛下來。
連月亮也過來親近啦。她剛才還是鑲在天邊的一個大銅盤,這會兒已經悄悄地爬到大榕樹的頂上,探頭探腦的,似乎是為了靠近看清楚一些。天上有烏紗似的一層薄雲,一會兒蒙上月亮的臉,一會兒月亮又撥開雲紗露出了擦了白粉的臉蛋。
像黃豬哥這樣的肥佬,按公斤體重消耗體能最多,他的肚子早餓啦。“墨斗,煮些東西吃吧。這樣下去,還沒打死老虎,人早就給餓死啦。”他從牆頭上喊道。
“不要高聲啦。”謝區長說了一句。
煮東西吃,黃墨斗也很在行。“水秀,這裡不用你幫忙啦。你去看看兩個細佬仔啦,他們在做什麼啊?”
他舀了一大盆水,投進去幾棵椰菜頭洗乾淨,又拿把菜刀,把一個缽頭倒扣過來,在缽頭底下磨了幾下菜刀,幾下起落,椰菜頭被剁成椰菜片,然後,再拍扁幾顆金山火蒜【金山火蒜是當地的特產,蒜頭收成以後,有一道火燻的工藝,蒜油特別足。】,剁成蒜茸。他把大鍋刷乾淨,灶膛裡木柴生火,鐵鍋很快燒紅啦。
最後一隻華南虎 第八章(4)
他往鍋裡放了一大勺豬油,這頓飯要做過橋米線,豬油不能少放。油熱啦,他把
火蒜扔進鍋,啪啦啪啦的,油爆蒜茸的香味飄起來了。嘩的一聲,一筐椰菜倒進鍋,油多火旺鍋熱是爆炒椰菜的關鍵。菜炒軟啦,加了滿鍋水,再放進去米線,蓋上鍋蓋,加大火勢,燒開幾滾,過橋米線就將大功告成啦。
黃墨斗心情好時就喜歡吹口哨。他邊吹口哨邊哼著花箋詞《薛仁貴徵東》:
“仁貴投軍做伙伕,他為將士把飯煮。
三軍十日可無帥,不可一日無仁貴。”
估計時間差不多可以揭鍋啦。黃墨斗奮力掀開鍋蓋,又熱又溼的白汽把他包圍住了。黃墨斗一個深呼吸,咦,這味道真個鮮美無比呀,不同於尋常的過橋米線呀。哈,誰能有我黃墨斗的廚藝呢,尋常飯菜能調出不尋常的滋味。
白蒸氣散盡,黃墨斗看清楚了他的傑作。米線湯麵上漂浮著一層暗紅色的東西。他大吃一驚,冷汗直冒。不好啦!原來,鍋蓋的內穹面是蟑螂最喜歡聚集的地方。這裡的溫度溼度剛好,又有腐軟加味的木質做食糧。平時,鍋蓋天天用,蟑螂不敢來。廟祝公黃銅鑼仙逝停夥好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