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此地有山有水,端是幅明山靜水的好的圖景。
按理山可通路引商,水可耕田灌溉,怎麼的都不會落得文不就武不成的下場。
可洛凡在這兒住了快五年,愣是沒嚼出什麼滋味。五年前一道公文下來,大家以為可以通路了,遠行趕集出門行走討生活總該落些輕鬆,有的都計劃好打點了行囊就等路劈開然後出去闖蕩一番。
結果一晃五年,洛凡也是死心了。
當初他就出去過一趟,差點被摔死就算,還碰上了土匪。
也是他命大,土匪正聚精會神宰大魚,沒空理他這個小蝦米。
這裡人窮,百姓也想出去討討生活,或許是個機會,比困在這強多了。
而政府下達的公文,把路削平了是一方面,重點是能有&ldo;路官&rdo;在旁攔著些匪類,這才起了些希望。
也有人去問過,答曰:路雖修好,無奈塌方兼之暴雨,所以呢‐‐修不成了。
洛凡是真想啐他們一口。
就你家塌方能把整條山路都堵死。簡直聞所未聞。
他看了那路,修了不到五里,從宜鎮的哨口都望得見。
這是嫌百姓腦子不好使,都看不見,還是官老爺們自己視神經堵死了,把五里的路自動延成了五千裡。
洛凡漫不經心地瞄了一眼氣派的和安寺。
那修寺廟的也不打聽打聽,和上邊通通氣,光知道要修路,盯著富貴人家財產,令沒下寺廟都修了大半。
現在可好,人進不來,錢也沒了。
留下這寺廟,恢宏氣度,比的首都那座怕也不讓。
洛凡翻翻白眼。
儘管他只去過京都近郊的遠山集,連裡邊護國寺的邊角都沒瞥到。
可見他當初也是對出門極致嚮往。
好好一個現代影帝,跑古代當個窮教書的,說實話,他呆這地方都快長毛了!
洛凡心想,山匪除外,誰要現在把我弄出去,我一定跪謝他祖宗!
&ldo;哎呦喂!我的兩個活祖宗啊!你們到底跑哪去了?&rdo;洛凡又念上祖宗,背上淌水似的,面上也沒剛才唸叨著祖宗的大逆不道,心急火燎的。
這和安寺可不是他家的破學廬,任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除開每月上香的&ldo;例日&rdo;,普通百姓非傳非約非有&ldo;行牌&rdo;不得入,那守門的部分是寺裡武僧,還有的是衙門來的當差。
可見在浮和國,寺廟事也是國事。管你如何宣揚眾生平等,也得意思意思受朝廷調遣。
而&ldo;傳&rdo;,自然不是掃地僧的傳令,得是大師級再不濟也得是寺裡各院的主持管事來傳。
&ldo;約&rdo;,則多是在寺廟管理事物上由廟方發起,向各鄉紳地主權貴商議修建開會事宜。
‐‐其實,說白了,就是要錢。
沒辦法,朝廷是個管人不管錢的,這一干人等要是等著不富裕的實施度日,不如早早還俗算了。
還有就是&ldo;行牌&rdo;,這玩意兒有些特權。你要是捐大款,或者幫鄉鄰修了橋造個路什麼,總之就是行善事,除了政府點名道姓地不鹹不淡地公開褒揚,寺廟有時會發個行牌。
有行牌的,每兩月可以遞上一次,得到和大師求道問佛的機會。
反正洛凡是不稀罕這玩意兒,但也有說法,這行牌在犯事時有個特赦的作用。雖然不是百試百靈,但誘惑可謂不小。
‐‐這都相當於把刀架法章上了。
現在洛凡只希望那倆小崽子別給他湊熱鬧進了這和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