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長孫無忌的藉口(第2/2 頁)
突厥的人把他們給抓起來了,頡利很可能也逃到了西突厥去了。
現在怎麼能夠那麼快的回去呢?”
剛剛從涼州接受了一次補給的秦協道,顯然是沒有打算那麼快回京。
好不容易出來一次,不把這些白眼狼給收拾了,到時候還得折騰。
“秦兄說的沒有錯,西突厥也不是什麼好鳥,佔據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時不時的給我們的商人找麻煩,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個教訓。”
程處默也是一個好戰分子,看到秦協道還有要繼續戰鬥的意思,自然是舉手支援啊。
就這樣,秦協道帶著前鋒營,開始禍害西突厥了。
……
“陛下,前鋒營在草原上追趕了頡利一整年都沒有追到,微臣建議可以把他們給找回來了。”
大唐宮中,長孫無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整個貞觀四年,秦協道雖然不在長安城,但是他卻是頻繁的成為長安城百姓茶餘飯後的頭條。
不管是水泥道路的修建,還是源源不斷的各種草原上的牛羊,都讓長安城的百姓感受到了切實的好處。
特別是低價的鋼鐵,幾乎讓家家戶戶都更新了一些鐵器。
不管是鐵鍋也好,菜刀也好,鐵通也好。
反正價格降下來了,百姓們的購買力自然就上去了。
這讓秦家的影響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增強。
這已經開始威脅到長孫家的地位了。
特別是太子李承乾對秦家表達了非常強烈的支援態度,這更讓長孫無忌感受到了危機。
“前鋒營雖然出征在外,但是幾乎沒有花費朝廷的任何糧草,反倒是給大唐帶回來了許多戰利品。
微臣倒是覺得什麼時候回來,應該由前鋒營自己來決定。”
戴胄作為戶部尚書,原本對於戰爭是一向持著反對意見的。
但是這一次秦協道的做法重新整理了他的認識。
他立馬從反對戰爭的和平人士變成了好戰分子。
戰爭好啊,可以帶回來大量的戰利品,又能帶回來大量的俘虜。
得益於這場戰爭以及出海貿易,還有蓬勃發展的各個作坊,戶部在貞觀四年的賦稅收入,足足比去年增加了四成。這是一個誰也沒有想過的增幅。
嘗試到了這種好處的戴胄,怎麼可能同意秦協道現在就回來。
除非秦協道自己不想玩了。
“薛延陀那邊已經安排了使臣過來,說是前鋒營追擊頡利可汗已經追擊到薛延陀的境內了,還把薛延陀的好幾個部落都給剿滅了。
這要是挑起了大唐跟西突厥的戰事,對我們大唐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長孫無忌繼續罩著藉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