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第4/4 頁)
到皇帝的關注與關懷。文宣官不介入軍隊指揮,他們是監軍,但又不能對主官的軍事決策產生掣肘,可是有關主官的一些重大事情,他們必須透過軍隊文宣系統向上級報告,直至傳到兵部和皇帝手中。
兩份材料內容大體一致,趙與莒對於王啟年的機變還是相當滿意,他不僅作戰勇猛,而且頗具政治頭腦,最重要的是,他並不喜歡將自己的智慧浪費在政治上,這一點與李鄴不同。
“陛下,時間到了。”
一個博雅樓侍學士恭敬地進來行禮,提醒他時間。在趙與莒身邊,有六個博雅樓侍學士,專門負責協助他處理政務,這六個人最年長的剛過四十,而最年輕的則過了三十,都是年富力強又有一定政務經驗的,他們野心勃勃,對於能在趙與莒身邊為官感到慶幸。只要表現得好,他們便能簡在帝心,日後飛黃騰達不可限量。
“人都到齊了麼?”趙與莒隨口問了一句。
“人已齊至,無一人缺席。”
這是一種朝堂大會,但又不是大朝會那般正式,而是趙與莒將朝中各部主官和九卿以上的官員召集起來,討論有關官制改革地問題。官制改革之事魏了翁先提出來,原本是體現士大夫們的意願,透過增加朝廷部門,將被皇帝收攬去的權力再次分回來。但是。趙與莒藉口事關重大。需得經過充分討論再做決定,令報紙將魏了翁的奏摺了出去。
這就意味著,原先在臨安的這些出身於浙、閩計程車大夫想獨自控制官制改革的想法破滅。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也就意味著越多的利益糾紛,而越多的利益糾紛,便讓士大夫作為一個整體越渙散。
不過,一直拖下去也不行。故此,趙與莒已經連線兩週都召開有關官制改革地議事會,地點便放在博雅樓新建地副殿內——這座新建的大殿嚴格來說只是一個會議廳。可以坐上百十號人,正適合趙與莒開會所用。
“走吧。”
趙與莒並沒有急著去。身為帝國皇帝。有地時候他必須有意遲到一點。提醒朝臣他雖是寬厚。卻依然是這個國家最有權威地人。
“陛下。今日能否定下官制改革之策?”
會議開始不久。趙葵便迫切地問道。他算得上是士大夫地代表人物了。
趙與莒淡淡一笑:“一人智短。眾人智長。官制須得改革。這已經是公認之事。但如何改法。只憑我們這些人便做出決斷。未免有些草率。此事亦不急於一時。多議一議。爭取拿出一個照顧到各方便利益地萬全之策豈不好?”
他繞了半天還是一句話。那便是不忙著做決定。趙葵臉色微沉。垂不語。心中卻甚為奇怪。不知道天子究竟為何拖延。若說是為了分化士大夫。那麼託了這二十餘日。他地目地已經達到了。若是還有其餘目地。究竟又是為什麼?
趙葵有些傷腦筋地撫著前額。因為都是坐著地緣故。他這個動作並不顯得失禮。他實在是跟不上這位天子地思維方式。當初緝捕趙景雲時便步步落後。如今還是這般。
他又看了趙與莒一眼,皇帝仍是不動聲色地坐著,傾聽臣子們挨個言,手中還不時拿筆在紙上記下眾臣言地要點,似乎重視每個人的意見。
實際上陛下根本不在乎任何人地意見,他在所有重大問題之上都是固執己見,只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每次他固執己見的結果都證明他是對地。
想到這,趙葵突然有些迷茫,他對於大宋的忠誠自是無庸質疑地,對於趙與莒本人的忠誠也是一般,但他又是一個地地道道計程車大夫,他有著自己的立場。他並不認為趙與莒一定是錯的,但他固執地認為,自己的選擇可能對於大宋和天子更好。
是的,這世上的選擇,原先不僅僅是對與錯那麼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