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人間正道(第1/2 頁)
這天,蔣遷接到了高師誠轉來的民軍總部命令,蔣遷有些忐忑地開啟一看,並不是什麼正式行文,倒更像是秦起和何宜良的私人信件。
蔣遷喊石敢為過來一起讀信。秦起來信的標題是《民軍為誰而戰?》,內容主要是講述秦起對民軍xg質的理解,民軍與宋朝官軍的本質區別;秦起最後說,民軍既不姓趙也不姓秦,民軍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建立一個代表民眾利益、政治清明的新政權。
如果說秦起的來信說得還比較委婉,那何宜良的信件就直奔主題了,他的標題是《一個人的天下?還是天下人的天下?》,何宜良在信中直截了當地指出了趙氏朝廷的種種昏庸無能,認為趙氏朝廷已經民心盡失,繼續扶持趙氏朝廷沒有出路!
蔣遷對秦起一本正經的說教還有些不能接受,但對何宜良的很多觀點卻是認同的。當然這裡面感情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蔣遷在何宜良手下任校尉的時間比較長,兩人之間相處得很是融洽。
蔣遷沉思半晌,心中嘆道:“看來宋朝的確是氣數盡了,我也已經盡了一個小小臣子應盡的義務,一切到此為止吧!”
-
蔣遷的曾祖父曾經做過宋朝的參知政事,雖然家族勢力早已衰落,但從小就受到強烈忠君思想的薰陶。不過現在聽了秦起和何宜良的勸說,他轉念一想:改朝換代也是人間正道,天下本應該為有德者居之,大宋朝這幾百年,確實也沒出過什麼像樣的帝王!
為了匡扶宋室,河北民軍圍魏救趙,已經犧牲了兩萬人,我自己也身負重傷,就算先皇對我祖上有知遇之恩,我也已經報答過了!
再想想秦起和何宜良兩位上司,自己違背軍令在先,人家沒有半句責怪之言,只來信與你談談心,不要求你今天怎樣,明天又該怎樣,只是說你要扶持宋朝皇室,估計是沒什麼前途滴!
罷了,我蔣遷也是識大體之人,歷史cháo流浩浩蕩蕩,我再一意孤行就沒什麼境界了!
想到這裡,蔣遷看著身邊的石敢為說:“總部的意思如此,我們還是撤兵吧!”
石敢為大步離開蔣遷的軍帳,身後傳來一聲沉重的嘆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
當天夜裡,民軍騎兵突然在奉聖州東、南、西三門外,同時衝擊元軍營寨,激烈的纏鬥一直持續到午夜時分,而守城的一萬民軍步兵和一萬義勇軍,則趁機安全地撤出了北門。
第二天一早,元軍看到眼前一座空城,不免詫異莫名!
在奉聖州東北面的慶chun縣谷龍村,蔣遷迅速完成了對四萬義勇軍的改編,約一萬五千不願意離開奉聖州的義勇軍,發給遣散費就地解散,其餘兩萬五千義勇軍改編成河北民軍步兵。大隊即刻啟程向東而去。
自此,第二次奉聖州之戰,就十分突兀地結束了!
-
又過了一天,駐守大漠的元軍名將玉昔帖木兒,領八萬戍邊大軍急急趕到了奉聖州北面,自然,這回他
撲了個空!
忽必烈一直不緊不慢,就是在等著玉昔帖木兒大軍的到來。不過在最後關頭,民軍卻神奇地逃脫了。
忽必烈不知道自己的絕密安排是如何被民軍獲悉的,他聯想到不久前桑梓河畔的戰鬥中,民軍也是在最後時刻果斷撤走,這才躲過了三路包抄大軍的圍攻,莫非我元軍內部有民軍的jiān細?看來得好好核查一番!
忽必烈心中受了極大的挫傷,面上還是一臉的明朗微笑,他熱情地拉著玉昔帖木兒的手:“小老弟,你大老遠跑一趟不容易,就陪我在這奉聖州好好玩耍幾天吧!”
玉昔帖木兒的爺爺博爾術是成吉思汗的‘四傑’之一,他自己又是戰功卓著的天才將領,此刻正帶領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