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2/2 頁)
吉,以中正也&ot;
意即要像頑石一樣堅硬,但此類堅硬以不過一天為吉祥剛化為柔,柔化為剛,處柔不守柔,處剛不守剛,執其兩端而守中間才是最安全的中正之道
蔣介石深受傳統文化影響,尤其服膺程朱理學,平日&ot;禮義廉恥,百孝為先&ot;掛於口中喜讀《王陽明全集》、《曾文正公家書》、《曾胡治兵錄》等後來,敗退臺灣,還將其官邸命名為陽明山,官邸內特地置有陽明書房1975年,蔣介石臨終前教誨蔣經國,&ot;王陽明、曾國藩、朱熹,這些大儒的書,你要當作聖哲去研讀&ot;
蔣介石畢生將這些大儒的經典引為人生信條,依靠進退相交、剛柔相濟的辦法,取得信任、權力和地位僅從1918年初次參加粵軍至1924年4月就任黃埔軍校校長,6年間以各種藉口辭職又復職達13次之多1922年,他負氣出走福建鼓浪嶼時,手書&ot;其介如石&ot;,請人刻於更衣亭西邊的山石上,頗有點像&ot;文革&ot;中林彪手書&ot;克己復禮&ot;的信條以後他借&ot;廖仲愷被刺&ot;一案,在國民黨林立的派系中逐漸取得委員長、總裁、總統的最高職位逢大的政治風浪及轉折的危急時刻,多次&ot;辭職&ot;,以退為進,避過兇險正所謂退一步,風平浪靜,海闊天空……
說來殊為有趣,蔣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是桂系相逼1927年秋,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與西山會議派以汪精衛提出的條件為藉口,提出&ot;請總司令自決出處&ot;,逼蔣下野
蔣對汪及桂系、滬派舉動憤怒異常,他在當時的日記中寫道:&ot;餘以為對同志應退讓,對敵人需堅持,而汪乃異其是,誠非人類也&ot;他命陳佈雷起草《告國人書》,宣佈下野
蔣下野不久攜張群、宋子文等人去了日本,爭得了日本人與美國對他的支援,同時獲得了宋老夫人對蔣與宋美齡婚事的允諾
當蔣的目的達到之後,於1928年1月10日由日返滬,一面籌辦與宋的婚事,一面聯汪制桂策動復職1927年12月10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請蔣復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