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氏作坊(第1/2 頁)
秦子牧從屋裡出來,剛開始熱身,週二柱也抱著一柄木劍來了。
自從週二柱也拜了宋十七為師後,兩人都是約好了早上到秦家來練劍。
反正也起來了,秦箬乾脆搬了張凳子在旁邊,看看二人練得如何,不時從中指導幾句。
一進入狀態,秦子牧就全然忘了今早那點不安的情緒,一劍一式比劃得有模有樣。
週二柱雖說是後來者,練得倒也不差。
沒多久秦老太和半夏,秦子宴幾個也陸續起床了。
半夏在做飯,秦子宴則是去了井邊打水。
秦老太看著,好像哪都插不上手,乾脆去了一趟菜地。
給菜澆水得趁早,等太陽出來時,那水溫就高了容易把菜澆死。
秦子牧馬上要去書院了,秦老太沒打算跟著去太和縣。
雖然自己若是去太和縣的話,一日三餐都有人伺候。
但是什麼都不做的話,秦老太心裡頭就會發慌。
田裡的作物雖已經種下了,除草施肥的活,還是不能忽略的。
秦老太現在的想法就是能省則省,自己閒著也是閒著,自己能做的事情也省得請外人,白花那個銀子。
等半夏做完早飯的時候,秦子牧剛好收起了劍。
一家人吃完早飯的時候,才歇息了一會,秦懷生安排去鄉里採買祭品的族人也回來了。
秦氏的祠堂沒有建好,今日的祭祖自然是是選擇了在秦家進行。
等族人都到齊了,由秦家的年長者主持,開始了上香敬酒、鞠躬敬禮。
隨後,又是燒紙錢、擺放供品、祈願許願等一系列流程。
秦箬手持香燭對著牌位鞠躬的時候,突然就有了一種歸屬感以及責任感交織的複雜情感。
那種感覺,來得甚是突然。
等一系列流程走完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時辰後。
昨日來宣旨的德公公隨著潘大人到地頭裡轉了一圈,就帶著人離開了長合村,返回太和縣。
潘大人特意來了一趟,將此事告知秦箬。
本來,潘大人還想著要問一下秦箬,關於那個礱穀機事情,想著能不能將這項技術推廣出去。
秦箬卻好像早有預知,先一步告訴潘大人,秦家準備在村裡開一個製作礱穀機的手工作坊。
這東西能給百姓的舂米帶來一些便利,就想著讓自己的作坊生產出來,然後賣到各地去。
另一方面,還能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一份掙錢的機會。
這和潘大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潘大人無非是希望為百姓謀福,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大盛的普通百姓,靠一門手藝養家餬口的不在少數,基本都是秘不外傳的。
這個礱穀機都秦家人想出來的,秦家這麼做無可厚非。
既然目的一致,也不拘是什麼方式了,潘大人自然是樂見其成。
這東西搬回去後,他和姜縣令一行人研究了許久。好用是真好用,但做工複雜也是真複雜。
製作成品的工藝繁瑣,如非經驗老道的木匠,都難做出來。
礱穀機這事解決後,潘大人還是和泰箬說了,這礱穀機的誕生屬於利民的事。
縣衙那頭,會給予秦子牧和秦跳跳這兩個發明的人, 發一些獎銀下來,就是參與了製作的周老爹都有。
秦跳跳聽到只有賞銀有些失望,不過想想日後這東西在整個大盛各地都傳開了,秦二郎一樣能掙到名氣,心裡不由得又高興起來。
潘大人走後,秦箬馬上讓秦二郎去周家請周老爹過來,又叫住了還沒有走的秦懷生,對兩人說了開作坊的打算。
周老爹聽聞要在村裡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