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2/2 頁)
幹菇,發筍乾熬出的底湯。
食材則盛放在一種名叫「鏤裝花盤架車兒」的金字塔形架子上,架子鏤出各種花紋,四壁鑲嵌黃銅,外面用絲綢和彩線精心纏繞,各種食材用小銀盤盛著,放在每一層上面,非常賞心悅目。
蘸料就是簡單的韭菜花香油醬加鹹鹽。
這不是大宋老式火鍋,而是新式的蘇家白鍋,被王家盜版了。
炙肉也改版了,從薄油變成了如牛排那般的香煎款式,生菜夾上碼味香煎的五花,外加一片蒜,再來上一杯在外頭凍得冰涼的涼茶,現在在大宋最流行。
幾個公主大病初癒,當然架不住這樣挑戰生理極限的吃法,所以她們那邊用的是海鮮粥底鍋子,清淡鮮香,吃完還可以來一碗海鮮粥養胃。
大家都挽起了袖子,不過蘇油是在從事烤肉,打蘸碟之類的工作,王師約,張敦禮,大小蘇玩射箭。
簾子撩起來,外邊五十步外立著幾個靶子,王師約引弓,鬆手,長箭飛出,前半段沒入了靶子正中心。
「彩!」眾人都是轟然叫好。
君子六藝,大宋的讀書人,在學宮裡都要過射這一關。
因此不少的文進士,如陳堯諮,包拯,王師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掛上弓囊,才知道蘇油取法於後世蒙古騎兵擠壓式箭囊的好處。
箭囊很小,有點像一個小書包。
長箭在箭囊中的部分,只有長度的四分之一。
內層用的三層地丁膠片,長箭分兩排插入其中後,因為兩層膠片的擠壓和摩擦,即便是縱馬賓士,長箭都插得極穩,不用如現在的普通箭囊一樣,擔心被抖落出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