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2/2 頁)
「這幾個弱點,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西軍蕃漢交雜,禁軍廂軍州軍義勇交雜,各軍來自不同的體系,俸祿完全不相同,比如出於西南的囤安和控鶴,和出自鳳翔的鄉丁義勇,兩者間的待遇相差了二十多倍。」
「因此指揮也有不一,有的是蕃落,歸頭人指揮;有的是州軍,歸知州指揮;有的歸邊將,有的歸經略使,有的歸轉運使。」
「中間欠缺有效統一的指揮體系,來回扯皮拖沓,反應極慢。往往等到決策下來,敵人早已寇略而去了。」
「防區多屬於橫山,青唐山區,軍士慣習山地作戰,城池防守。具體在平原上用騎軍合戰,或者攻城,還得嚴加訓練。」
「不過總算還不錯,西軍的軍力,經過數代人的苦心錘鍊後,列在可戰之列的,十萬有餘。」
見趙頊點頭,郭逵繼續說道:「第三部分,則是河北禁軍,不過大宋與遼國已經多年沒有戰爭了,河北禁軍素質下降得厲害。」
「加上災荒,不光軍隊素質堪憂,就連可以充當軍人的丁壯也有缺口。」
「因此河北禁軍雖然總數在熙寧三年起就擴定為七萬,但是這七萬之中堪稱能戰的……不過雄州一萬,大名一萬而已。」
「至於其餘路府州郡的州軍,鄉勇,那就更加不堪使用。」
「我大宋軍力,大致如此。」
見趙頊的眉頭又皺了起來,郭逵趕緊將指揮棒往南一擺:「不過也有可喜之事,大宋在熙寧之前,西南,東南之軍,其實乃是最弱的兩支。」
「然而到了現在,西南軍中的囤安,控鶴,堪稱大宋第一敢戰可戰之軍,十數年間,活活從廂軍義勇,打成了禁軍精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