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第2/2 頁)
也設過關卡,設關卡沒關係,關鍵是那些稅收的去向問題,地方檢察院那麼多人正需要考績呢,這漕運水路上的官員們,那還不一查一個準?
於是這道詔令,就成了太后,皇帝,中書的共同意志,還有御史臺的同志們負責認真監督,讓地方州府嚴格執行。
貪腐的官員們自然是哭爹喊娘,但是哭也只能背著哭,陛下都說了,農稅上給你增加提成,商稅上給你增加補貼,要是這都還不滿意……請問之前閣下是貪了多少?
而少數清廉自守的官員卻看到了希望,朝廷平白無故多給了地方上好多錢糧,很多事情就可以做起來了。
然而事情還沒完,緊跟著,朝廷第二道詔書下來:清查各地常平,轉運,轉般倉儲,採用新型運輸方式,公私混雜,漕丁停船不下船,啟動綱運,往汴京運糧。
而汴京現有存糧,沿洛汴渠發往興洛倉。
而荊湖路南北兩路今年的漕糧,直接發往黃州,從黃州過鄂州,襄陽,轉漢江,丹水,再到商州囤積。
這一招太狠了,一時間汴渠沿河漕倉官員紛紛朝京師跑,打探訊息,活動門路,以前的肥缺部門,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要是真查,那是真要死人的!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
這條道上往年送抵汴京的糧食,就高達六百萬石,這幾年兩浙荊湖大開發,加上一部分南海拉到兩浙,便宜到沒邊的稻米,已經突破了千萬石之巨。
按照「貨經漕運,價增一倍」的原則,沿途損耗,那是相當的驚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