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買石炭燒磚(第1/3 頁)
水泥的日漸成熟使用,打造了黑牛城便利的交通網路和巨大的外城空間,這裡聚集的人口也逐漸增多,不光是來自於工地的勞工隊伍,還有他們的家屬,甚至好奇的親朋好友。
用水泥修建道路很快,修建屋子的速度也不慢。
四根支撐立柱就能架起一個簡單的框架,簡潔又快速。
由於施工水平和鋼筋鐵條的缺乏,修不了太高的建築,一般的屋子都是一層,只有比較重要的房子建了兩層的高度。
重要的建築都用了鋼筋打底,一噸鋼筋價格四千左右跳動著,不算多,可架不住用量太大。
搞的一層的建築都省著用,不是不得已的地方,都用的烤乾的竹木筋代替。
為了防止豆腐渣工程,使用竹木筋的水泥立柱都比其他地方要粗壯一些,也是辦法不多的補救措施。
當初,眾人看到白守良堅持把上好的鋼筋鐵條埋進水泥柱子的時候,全都驚呆了。
再多的家底也禁不住這樣糟蹋啊。
沒奈何白守良錢多,再省錢也不能省這一點。兩層的堅持用了鋼筋鐵條,一層的三米來高,加粗的柱子也算結實,多費一點水泥罷了。
水泥和鋼筋現在是黑牛城的資金黑洞,有多少都不夠用。
水泥方面白守良算是放棄自建自產了。他不像其他小說的主角那樣會造玻璃會產肥皂,還會水泥工藝。
基本的化學反應知識早還給老師了。
他最拿手的大概就是玩手機玩電腦了,可這個時代用不上啊。
沒有網路連個程式都沒法正常執行,光拿個手機只能玩玩掃雷和俄羅斯方塊。
太膩歪了。
沒有理工手藝,就別白費腦細胞了。
還不如老老實實在淮河邊上搞養成種田遊戲。。
鐵條之類的王家也產一些,量不大,質量好不到哪裡去,黑牛城用物資兌換了一批,建一些矮一點的一層的建築用,比竹木筋強一些。
算是給王家創造了一些生意往來。
白守良本身在農村待過一段時間,見過農村蓋房子起地基,用的磚塊可沒多用鋼筋之類。
那才是建小房子的標配。
把周邊的事情安排下去之後,他就開始琢磨磚的問題了。
有了磚,不僅可以砌點結實的屋子,還能省下不少的水泥和鋼筋,讓周邊的人可以自己建起磚瓦房來,不用黑牛城全部兜底了。
磚是燒泥胚燒出來的,這一點白守良還是知道的。
他見過的農村裡還有早些年荒廢下來的燒磚土窯。
質量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但夠用就好,比單純的土磚要結實的多。
農村早些年也有土磚,就是用鐵鍁挖出粘土,混了乾枯雜草之後,曬乾了之後當做磚來使用。
笨重而簡單。
雜草根莖就充當了筋骨,用來保持土磚不碎開的強度。
這種土磚不耐水也不耐壓,只能簡單建個將近三米高的土牆來,靠著屋頂遮蓋。
重在材料便宜。
有對這方面熟悉的泥水匠們,就用土磚建了不少簡單的屋子來居住。
至於這個時代的青磚,那不是一般的人家能用得起的,工藝複雜價格高昂不說,產量還低,屬於有錢也得等著排隊的那種。
白守良可等不了,也沒精力和水平去鑽研這些。
土窯紅磚就夠用了。
粘土好解決,荒地上石頭多,卻也有不少土坡,找幾個能適合燒磚的取土地方不算太難。
燃料用木頭就太浪費了,白守良最開始打過實木的主意,後來有了幾筆大生意的資金來源,就放棄了。
燒木頭制磚太慢,樹雖然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