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曼飛龍村?塔寨!(第1/2 頁)
巖罕和林蓮的寨子以前叫曼飛龍寨,不過解放後,就改成了曼飛龍村。
經巖罕介紹,楚洋才知道這名字音譯自傣族語言,‘曼飛龍’不是地名,而是意指尖塔,即一種筍形的佛塔,典型的泰式建築。
曼谷以西的佛教聖地‘大金塔’,就是典型的曼飛龍塔。
所以曼飛龍村又可以翻譯成‘塔村’‘塔寨’。
塔寨?不知道村支書是不是叫‘東叔’,楚洋心裡不禁有些古怪地想道。
隨著車子在密林小路間左拐右拐,路過一片巨大的榕樹林後,突然眼前一片豁然開朗,楚洋就知道村子近了。
果然,旁邊的巖罕指著右前方笑道:“那兒就是我們的寨子。”
楚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只見不遠處,兩山夾圍之間,數百座傣式吊腳樓沿著山谷呈帶狀坐落於此,一看就是易守難攻的地形。 後山頂上還有一片雪白塔林,共有九座,中間一座最高的主塔被旁邊八座小塔眾星捧月般拱衛著。
“那就是我們村供奉的曼飛龍塔!”巖罕道。
楚洋點點頭,雙手合十遙拜了一下。
雖然他並不是佛教徒,但國人基本都這樣,遇廟燒香,再說也要尊重人家的信仰。
繼續開了十來分鐘,主要是道路蜿蜒,雖然看起來直線距離就幾百米,但隨便打兩個彎,路程就成倍不止了。
最終,車子在一塊黃泥路面的小彎口停下。
“前面車子就進不去了,要走路進去。”巖罕開口道。
楚洋就翻身下車,把裝在後備箱的東西往下搬。
他帶的東西雖然不少,但都是專業的野外用品,基本都是可摺疊收納的,所以主要也就一大一小兩個揹包。
大揹包他自己揹著了,小揹包蔡呦拿著。
巖罕也翻出來個大包裹背上。
等他們收拾好,後車到了,一行人就結伴往村裡面走去。
又走了二十多分鐘,路過一片水泡、農田,終於抵達曼飛龍村。
楚洋看到村口有個竹木結構的尖頂牌樓,類似於南方農村入口的‘牌坊’,上面用紅漆寫著‘曼飛龍村’四個大字,中間頂上還插著面迎風招展的紅旗……
紅旗底地下,幾個穿著傣族服飾的老波頭(傣語老頭)正坐在門檻石凳上閒聊著天,人手抱著一個大竹筒。
看到人群出現後先是警惕地掃視了幾眼,手摸向腰間,當發現帶頭的巖罕和玉蓮後,臉上的神色這才放鬆下來。
“阿爺!”
巖罕主動上前和幾個傣族老大爺打招呼。
玉蓮則是在一旁給楚洋他們介紹。
“這幾個都是村裡的老人……”
她介紹的很仔細,但幾人真沒怎麼記住,太難記了。
什麼波濤(傣語外公)、伊布(爺爺)的,聽完腦子直接變成一團漿糊。
楚洋倒是還上前,連說帶比劃地和老波頭們打招呼,主要他對這些人手裡的竹筒有點感興趣。
這些竹筒長約70厘米,直徑約七八厘米,竹筒中部插一根小小的竹管。水煙筒 看到一個老頭從身邊的兩片菜葉中間,捻了點棕黃色的菸絲塞進竹關,再把嘴巴套在竹筒上‘咕嚕咕嚕’地吸了一陣,然後口鼻間噴出白霧,他才意識到,這就是傳說中的‘水煙筒’。
雲南十八怪裡面也有一怪就是描述這個的,‘火筒能當水菸袋’。
見楚洋好奇,最前面的那個老波頭還把水煙筒遞給楚洋,示意他來一口。
“不用不用,伊布,我抽這個。”
楚洋搖了搖自己手指上夾著的香菸,婉拒道。
這菸草優劣一點他倒是無所謂,主要剛才看到這老爺子半張臉都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