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2 頁)
「有一段時間了。」蕭曼茜幫女兒掖好衣角,過了會兒又說,「我打算回來開個服裝店。」
駱窈挑眉,沒有發表意見。
蕭曼茜自顧自地道:「上回回林安,除了去看望我奶奶,我還去找了一位當地的刺繡大師。」
「我這次打算做傳統服飾的買賣。」
駱窈漫不經心地說:「現在人可都趕潮流。」
開放加大了洋貨和新鮮事物對人們的吸引力,跟著那些影視明星穿衣打扮,那才叫做時髦。
蕭曼茜並不反駁,只說:「傳統服飾也不意味著落後。」
駱窈知道她是重生的,有著幾十年後的經歷和見識,因此附和道:「你說得有道理。」
有人支援,蕭曼茜自然覺得高興,想到什麼又開口:「那天在林安,我聽你母親提起過她以前也跟著廠裡學過一些刺繡。」
有嗎?駱窈還真不清楚,沒急著說話。
蕭曼茜也不繞彎子,直接道:「是這樣的,我現在沒什麼人幫襯,如果你母親有意向的話,我想聘她來我這兒。」
「那真是不湊巧,我媽現在正替我大嫂的班呢。」
聞言,蕭曼茜有些失望:「這樣啊,那沒關係,我再找找別人。」
躺在襁褓裡的小嬰兒正歡快地吐著泡泡,眼睛被陽光曬得眯起來,嘴巴微張,跟小金魚似的,駱窈忍不住輕笑,想了想說:「不過我可以把訊息轉告給她,答不答應她說了算。」
蕭曼茜眼神都亮起來:「好,謝謝你。」
第37章 您覺著怎麼樣呢
外國文化對於人們的吸引力使得譯製片的需求增大, 配音行業因此進入輝煌時期,但即便如此,配音演員的工資其實並不高。
偏偏這份工作的門檻還不低, 水平能夠上製作中心創作出來的影視劇, 多半都是行業內有名有姓的前輩了。
也是這回劇組的導演和編劇不按套路出牌, 非但挑了些新人,還讓新人一人負責兩個角色。
對此, 導演理直氣壯:「我們只看聲音和角色和演員貼不貼, 最後的效果如何。再說了,哪個前輩不是從新人磨出來的?」
駱窈表示心虛, 她倒是還沒有這方面的職業規劃, 只不過湊巧能賺個外快而已。
在這之前,她已經把玫笙和阿芷的戲份琢磨練習了許久,因此不用過多培訓就能直接上手,錄音間外不乏提前到場邊等邊圍觀的其他演員,聽了之後直說:「小姑娘技巧雖然還有些稚嫩,但勝在情感恰當充沛。」
可能導演想給大家一個「下馬威」,證明自己的眼光有多麼正確,一開頭就讓駱窈配了阿芷那段感情爆發的戲。
播放畫面上飾演阿芷的演員化了妝, 面容枯槁, 雙眼眥裂, 配完一場的駱窈也眸中含淚,胸腔不住起伏, 情緒到位的同時仍然臺詞清晰。
「少爺,禮、少、爺,我祝您生無所愛,死而有憾。」
「這句不錯, 宛姐您覺得呢?」錄音師摘了一半的耳機,對站著身邊的編劇問道。
其他組的編劇少有這樣跟到錄音間的情況,但誰讓宛姐除了幾個主角的劇情之外,最重視這三個配角的戲份。當初拍攝的時候,老太太直接跟著劇組住招待所,吹毛求疵的程度差點沒把飾演玫笙的演員講戲講哭。
聞言,戴起老花鏡的宛姐思忖了一會兒,開口道:「先讓裡面暫停一下,讓駱窈出來,我和她講一講。」
得,這位不滿意。錄音師又看嚮導演,導演抓了抓自己的短寸皺著眉道:「我覺著挺好的。」
宛姐堅持:「挺好,就說明不是最好。」
導演拉長臉不說話了。就在大家以為他們又要爭論起來的時候,導演氣不順地嘆道:「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