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是我周南輸了!(第1/2 頁)
出門左轉。
進入街巷,三晃兩繞的,到了個熟悉的地方。
“大神?又來錄歌嗎?”
對於周南,小卷毛顯然記憶猶新。
三分鐘後,站在大門口的小卷毛記憶更深刻了。
不是,咋感覺自家錄音棚忽然就換了主兒?好在微訊裡的轉賬記錄是實實在在的。
得嘞,玩兩天就玩兩天,就當給自己放個假了,小卷毛晃著車鑰匙,愉快的哼著小曲兒離去。
“果然,還是這個環境適合哥!”聞著錄音棚內熟悉的氣味,摸著閉眼可cao作的各種裝置,周南如魚得水。
浪費了這麼長時間,趕緊的正常程式走起。
敢問什麼正常程式?發歌啊!沒有作品怎麼制霸藝術圈,這才是文娛爽文的正確開啟方式吶
唱功不缺,錄製專業,目前,如何選擇歌曲才是他最大的問題。
老實說這個世界挺奇怪的,沒有之前的記憶,周南卻融入的異乎尋常順利,彷彿本就應該如此。
流行音樂界也是這樣,缺失了熟悉的旋律,發展軌跡卻仍是那樣,已經十幾年了,好聽的歌不能說沒有,但華語樂壇再沒出過一個現象級統治地位的歌手。
上一個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說起來還是他的老本家,姓周,周星河,統治歌壇二十餘年,歌曲長期霸佔各大app榜首,雖然五六年沒發歌了,依然無人能超越。
題外話了,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上。
怎麼選?參考套路?
質疑挑釁→作品回應→碾壓打臉,如此迴圈往復?好傢伙,一首歌一首歌迴圈下來,以他的歌曲儲備量,寫成小說的話幾百萬字估摸才開個場。
所以第一步是受人質疑挑釁?
算了這步先忽略,周南琢磨著,他這種流行音樂領域小透明,什麼人閒的蛋疼啊才會來質疑挑釁。
得嘞,索性咱也別費那個事兒,乾脆,一張專輯一張專輯的來!
既然說到了周星河,那就他了!
第一張,《jay》,內含十首歌,包括《可愛女人》、《完美主義》、《星晴》、《黑色幽默》、《龍捲風》等等。
啥?你說選歌太老?巧了,可能因為年紀大了,周南還真不否認他對老歌的偏愛。
尤其周星河,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歌曲,但旋律一點都沒有過時,《印第安老斑鳩》、《反方向的鐘》,首首充滿靈性,二十年了,一如初聽般驚豔。
歌曲選定,錄製順理成章,有完整的成品可供參考,基本沒費什麼力氣,可謂神速。
反而是在起名字上,花了一番功夫,起名廢了解下?
總不能還叫《jay》,很是絞盡腦汁了一番,周南最後將專輯名確定為《zhou》,就好有文化的樣子,直逼幼兒園水準
下一步,發?
那不能夠,還是先把版權搞定。
最近幾年,音樂版權問題愈發受到重視,網際網路的音樂侵權不像以前那樣氾濫,好些音樂開始收費有力證明了這一點。
有需求,就會有改變,現在註冊版權,並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跑到有關部門上交一大堆材料,網上cao作即可。
僅需在音樂著作權協會的官方網站提交錄製好的音訊、譜子和歌詞檔案,稽核透過就可以在後臺檢視到電子證書了,之後官方還會寄來一張紙質版權證書。此後如果發現有人侵權,就可以甩出這張證書去啪啪打臉。
一切就緒,只欠東風。
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對於原創音樂人來說是“最好”的時代,但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好,是因為門檻降低,無需簽約唱片公司,只需一個能上網的手機,就可以把音樂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