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藏在沙海里(第1/4 頁)
整個專案書不停增加文字圖片,從一開始只有幾十頁,到了最後幾百頁,上千頁,成為厚厚一本大部頭。
包含了兩種航母說明書,彈射技術說明,還沒有具體設計圖紙。
要是加上技術細節,那1萬頁也都不夠用。
上千頁專案書,陸恆最後透過保密渠道,直接傳到京城。
只等上面透過稽核,他就在沿海建設多個生產工廠,新技術將不是普通造船一樣的焊接模式。
而是一體式澆灌鑄造模式,需要超級大的製造場地,澆築只是完成骨架甲板澆築,外殼蒙皮又是另一種方式,製造速度將非常快。
正常航母很多年才能造好,陸恆的方案,一個場地在足夠的材料人手支援下,一週就能造好!
多個場地不停建造,幾百艘也不是不可能。
這可是多用途鉅艦2000,海洋版全球轉一圈回來,拆掉一些東西,就能變成空中版,將來可以用來改變華國氣象天氣。
要不然航母可不需要造這麼多,維護起來都是大問題,也沒那麼多船員。
方案來到京城,很快出現在一些老人眼前,引起極大轟動,在專家研究後,緊急召喚陸恆現場講解。
兩天後,陸恆迴歸,談成了五百艘鉅艦-2000合同,一艘價格5000萬,建造地點定在沙漠。
總價格才250億,而遼寧艦陸恆得知的價格都到了300億左右。
未來建設的山東艦、福建艦一個將近400億,一個首艘電磁彈射航空母艦造價更高,達到500億!
現在只花了250億,就能得到500艘可以用於改造氣象的鉅艦-2000。
在用於氣象之前,還能當成航母全球巡航一圈。
巡航結束,一部分鉅艦-2000海洋版可能直接當成戰鬥航母使用,因為和正常航母相比,除了防禦力薄弱,其他效能沒差多遠。
當然這只是陸恆報告寫的內容,實際很多資料壓根沒有真實資料支援。
京城方面也想等陸恆造出來實際體驗測試再說。
反正250億也不高,原本用於氣象的投資就超過500億...。
對陸恆來說有好有壞,好訊息是一艘能賺4000萬,壞訊息是將來氣象改造,所有裝置都屬於氣象部門,恆創只能提供演算法支援,將來成立氣象改造公司,恆創所佔份額不會超過20%。
另外距離六月只差四五個月,工期非常緊張。
相當於一個月造100多艘,正常情況根本不可能實現。
陸恆回到深市,立馬召集高管開會,鉅艦-2000專案,是他目前主抓重點工作之一,在六月展示具有特殊意義。
會議上陸恆發號施令,這次需要多個部門配合,新建更多工廠。
這些工廠主要生產鉅艦-2000使用的灌注材料。
新材料實驗室負責研發,初始狀態為金屬粉末狀,在通電啟用後,金屬粉末會變成輕型超高強度合金。
鉅艦的骨架將由這種粉末通電合成。
解決骨架後,還要生產外殼和內部容納氦氣的材料。
需要製造無數“袋子”裝氦氣,外殼更柔軟強度依舊很高,主要用於鉅艦外殼,多重外殼材料組成鉅艦底層和甲板。
多層重疊中間使用融合劑,可以讓新材料融合,像是一塊整體...。
生產材料問題不大,恆創這麼多工廠、員工,總有辦法解決。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組合安裝上。
陸恆在高管會議上說道:“我們將在沙漠完成組裝,不需要在海中進行,因為最後啟用時,鉅艦上安裝的東西不多,可以直接起飛,先飛到海域,再進行武器、電池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