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鸛雀樓(第2/2 頁)
出一幅畫。
遊學對鍾林來說主要是遊字,但在他們的身上,主要的還是學啊。回去不僅要做詩詞,還要做文章,甚至還是寒假作業的一部分。
鍾林緩緩的抬起頭,來到鸛雀樓的陽臺上。
遠處斜陽盡頭,青山層層疊疊。滾滾黃河洶洶,緩緩向東而去。
花十點積分,兌換了一首登鸛雀樓,望著遠處的美景,這首詩彷彿是此時此景的天作之合。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悠悠兩聲輕嘆,讓身邊的常青身體一僵,踏出的腳步一頓差點踩了一個踉蹌。
而對著這周邊美景奮筆疾書的一眾學子,突然也齊齊頓住了動作。
這兩句都是五言詩,詩句雖然簡短,但畫面感卻撲面而來。跟讓他們眼睛放光的是,這兩句詩依舊是對偶。
白日,黃河。
甚至對仗工整到,白對黃,日對河的程度。
作一首景緻唯美的詩句不難,但要在景緻唯美,畫面立體的同時還要保證嚴格的對仗,那就是高水平了。
看似兩句平平無奇,卻是精妙到毫巔。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上下每一個字都整整齊齊彼此呼應。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轟——
這兩句落下的瞬間,所有人只感覺眼前景象炸裂開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將這首詩的情感直接送上了雲端。
常青猛的轉身,手扶欄杆望著遠處的青山,腳下的黃河,望著天空的白雲,燦爛的陽光。
詩中畫面立體,景緻細膩。
僅僅用十個字,就把眼前的景物描寫的如此全面細緻。
這是鍾林詩詞的水平。
能將這十個字精確描繪出眼前景物的同時,還能保證嚴格的對仗工整。在作詩的技巧上,已經到了歎為觀止的地步。
這首詩,看似鍾林脫口而出,但詩中的格律嚴謹程度,彷彿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推敲一般。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又是嚴格的對仗,且將這首詩的境界送到了雲端。
看似寫景,卻是立意。
站得高,看的遠的道理自古流傳誰能不懂?但又有誰,把這句俗語用詩的表現形態展現的淋漓盡致?
以前沒有,現在有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已經完美詮釋了。
這首詩的格律,技巧,文采,立意都到了渾然天成的地步。這首詩,彷彿是天地孕育,自然而然,本該如此。
燕京大學的學生們回味的速度稍微慢點,而兩個教授卻在很短的時間已經將這首詩回味個透徹。
能讀懂,是一回事。
但就算給他們十年,他們都寫不出來。
蘇文珠臉頰微微抽動,感性的聲音不禁響起,“鸛雀樓,終於要有一首鎮樓詩作了。”
“文珠先生,你的意思是……”
“這首詩,足以鎮鸛雀樓百年文氣。百年之內,不會再有超出這首詩的絕句問世了。就是鍾林也不行!。”
常青微微思索,最終默默點了點頭。
“言之有理,鍾林先生,你這首詩,可否提在鸛雀樓的牆上?”
此話一出,在場的一眾人齊齊倒吸了一口涼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