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部分(第4/4 頁)
國民安居等一系列的福利再分配,為抑制北方財團等財閥的力量,又透過稅收重新分配社會財富,儘管遭到資本界的抵制,但即便是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從根本上改變了這個國家。
到了憲政的第十個年頭,隨著世界工廠地位的隱約形成,中國製造的工業品、消費品不僅如潮水般的席捲了世界,年青一代的工人並不滿足於“吃飽穿暖”的消費意識的覺醒,更是隨著勞工階層生活水平的提高,內需市場亦空前繁榮。此時,中國已經完全擺脫了曾經的貧困與衰弱,不僅實現了崛起,且在崛起的過程中,民眾得已分享崛起的紅利。
而崛起的紅利的分享卻是與政治有著很大的關係,十年的政治競爭,使得中國的兩大政黨為爭奪選民總是會慷慨的提出各種方案以贏得民心,當國民黨推行“社會保險體系”的時,國家運動聯盟提出了更為詳細的方案,而國民黨隨之推動了“十二年義務教育案”,在國運聯盟提出“國民安居計劃”時,國民黨又提出了“保障勞工權益”,在這種政治角逐之中,國民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或主動或被動的財富再分配,使得中國的社會結構更為合理。
中產階級在短短的十年間迅速崛起,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郊區化的獨棟別墅組成的社群開始出現在城市的周圍,在郊區化取代城市化的同時,作為交通工具的汽車開始走進許多普通人的家庭,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當出生於“軍興”時期的高中生在高中畢業後,進入工廠工作時,他們即可以享受到優厚的福利,生活質量甚至不遜於曾經教育他們的中學教師,良好的社會保障,使得他們迅速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他們甚至過起了讓父輩不敢想象的日子——在休假時,他們甚至不再侷限於身邊或者國內的景點,而是會搭乘廉價遊輪以至飛機前往東南亞旅遊,在那裡,諸多針對中國遊客的度假村,幾乎每天都擠滿了來此休假的中國遊客。
此時的中國正在進入一個黃金時代。
第1264章 遊客
這是一列賓士西南鐵路上的旅遊列車。
旅遊列車是最近兩年剛剛流行起來的一種旅遊方式,畢竟,尤其是對於內陸地區的人們而言,旅遊列車無疑更為便捷,畢竟並不是所有城市都位於港口邊,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適應廉價遊輪海上航行的日子,得益於“亞洲鐵路公司”在過去五年間,將中南半島的鐵路與中國的西南鐵路聯通,國際旅遊列車亦隨之推行。
列車一駛出雲南,便進入了緬甸,對於緬甸,國人總有著別樣的情感,他是中國解放的第一個亞洲國家,自其解放以來,為支援其建設,政府和企業在緬甸投資十數億元,不過雖是如此,相比十年前,與除南洋之外的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其仍然顯得極為貧困,
在列車跨過了江上的拱形鐵橋。由於它的色彩與鐵橋和平原截然不同,因此這列旅遊列車便成為這一帶最具特色的一道景觀。
此時的緬甸正值旱季,在鐵路兩側的水稻田中,緬甸的農夫正在水田裡插水稻秧,在這片片的新綠中,白色的旅遊列車行駛其間,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旅遊列車上的遊客們,盡情的觀賞著車外的異國風景,而在車廂裡,還有剛剛上車的緬甸演員的表演,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異國的風味,享用著緬甸美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