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龔姑姑連忙含笑道:&ldo;皇上這是孝心一片,奴婢必回去上復,還請皇上清靜休養,有什麼需要的,只管遣人來說,太后娘娘再無不許的。&rdo;
蕭偃微微點頭,又命身邊人送龔姑姑出去,才緩緩放鬆下來,只覺得這一番母慈子孝的例行應酬,都累心得不了,剛剛吃進去的粥,感覺就已見了底,肚子已開始感覺到了空虛。
他起了身來,披了冬裘,慢悠悠去上書房,既然不舒服,那功課自然是不用上了,但也不至於躺在床上,他只藉口去書房裡找書打發時間,小內侍們緊緊跟著他。
窗外仍是一派冬日蕭索之景,蕭偃擁緊裘衣,知道借遊園之時薅點野菜葉子和果子充飢是做不到了,上書房裡肯定點心也都撤了,他只能儘量少動,這樣才能讓那點清粥在肚子裡待的時間久一些。
他進了上書房,拿了本書開始靜靜地看,不多時磨好墨的小內侍果然也懈怠了,畢竟小皇上一開始看書,那就是看許久,很快他們陸續悄悄退出了上書房,蕭偃知道,他們是去東側的門房裡賭錢去了。
這是他有意識的縱容出來的習慣,宮裡大量值守工作,值守的內侍們無聊,必然是要賭錢吃酒耍子,蕭偃有意從來不催他們,也從來不問,他們也就越發懈怠膽大起來,經常白日就在茶房裡頭賭起來。
但他不會管,只有這樣子他才能有點獨處和喘息的時間。
蕭偃轉到了書架後頭,想要找一本在大學士們眼裡的&ldo;閒書&rdo;,給皇帝授課的大學士們總是很嚴厲,他們輪著給年幼的皇帝講授,卻又各自對不同的書論嗤之以鼻,蕭偃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便是飽讀詩書名聲在外的大學士們之間,對同一個文論的理解,也會立場相悖,針鋒相對,想來這就是文人相輕。
但除此之外,他們對小皇帝要看的書,卻都是嚴格列著清單的。
明明顯然他們自己不僅僅只看這些書,為什麼卻嚴格限制自己看的範圍?
蕭偃很早就開始思索這個問題,並且開始悄悄地在上書房裡尋找書單範圍外的書看,顯然,先代蕭氏歷代皇帝們並不僅僅只看那些四書五經,他在上書房裡找到了許多顯然屬於歷代先祖們的私藏。
比如《雲笈七籤》、《黃庭經》、《抱朴子》、《遊仙歌》、《帝子浮游錄》等等,顯然都是英宗留下的。
英宗名義上是蕭偃的祖父,據說年輕時十分英明神武,但到了中年,傳說在遊獵時遇到了仙人,之後便醉心於,收集了許多神鬼修真之書,大概希望能夠修成長生不老之身,超脫凡俗,萬壽無疆。
可惜最後他死於一粒丹藥,獻丹的道士被車裂而死,那之後民間修道之風稍稍斂了些,但到了太后,又開始崇佛,佛道同源,漸漸民間又開始推崇修行起來。
蕭偃之前出於好奇,囫圇吞棗,似懂非懂,也看了不少,但也知道大學士們是非常忌諱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更是擔心皇帝移了性情,也因此他小心地隱藏著自己看過這些書。
他還發現了不少絕對不該出現在宮裡的話本戲本子,什麼《遊龍戲鳳》、《玉英傳》、《春閨史》、《銀屏傳》等等,中間還配著精美插畫,只是包著正兒八經的書封。
民間的話本用詞十分大膽,情節又極荒誕不經,這應該是前代,也就是自己從未謀面過的憫宗,名義上的父皇藏著的。
憫宗十分荒唐縱慾,後宮宮人無數,日日玩樂遊獵,荒疏政事,非常年輕就死於醉後尋歡,他死得太突然又太年輕了,連一個皇子都沒有留下,導致朝中大亂,最後剛滿六歲出過天花的蕭偃被選中,從遙遠的封地裡被送入了京中,過繼到了憫宗名下,太后與攝政王輔政,扶著他登了帝位。宮人們偶爾私下談論,都只覺得先皇荒唐。
蕭偃默默抽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