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掘越二郎(第3/5 頁)
給誰?
接受了這波訂單潮,啟明牌燈源不在對外接單。
對於啟明牌燈源,餘華沒有長遠規劃,能夠佔據四中學生群體市場,就已經達到當初目標,無需再度投入過多的精力。
不過,啟明牌燈源並不只是結束,而是開始,隨著校園裡一句不知從何傳出的‘餘神數學好的秘密在於算學題集’之語,再加上有人在林婉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滿是筆記的算學題集,一下子,張三版算學題集瞬間引爆了整個學生群體,成為整個四中學生瘋狂追捧的書本。
誠意滿滿的頁數,經過嚴選的高難度題型,詳細且縝密的解題過程,獨一無二的解題思路,再加上餘華的名氣和林婉這位全校第二背書,張三版算學題集以極快速度俘獲四中所有學生的芳心。
理學生被高難度題型蹂躪的死去活來,欲仙欲死,算學水平較差的文學生更是一臉懵逼,只覺深奧無比,但只要跟隨題集每一道題的解題思路走,便能理解其中奧妙,最後恍然大悟,不得不送上一句厲害。
上至高三,下至高一,莫不如此。
很快,張三之名,聞名於整座四中。
張三版算學題集的爆火在餘華預料之中,為了避免自己和張三這個馬甲的暴露,餘華決定不再親自售賣算學題集,特地更改銷售方案,讓徐銳在四中校門口擺攤銷售,並聯系皇城根書局,再加印500本,按照當初計劃儘快搶佔市場。
在班級裡,餘華的身份和地位因為首月小考成績發生根本性改變,698分,這是讓理學班所有人只能抬頭仰望的高度,超越曾經全班第一趙安元63分。
儘管座椅位置並沒有變動,但坐在第14號座位上的餘華,卻是理學一班所有人內心的無冕之皇。
有趣的是,這次終於超過趙安元1分的方玉,還是萬年老二。
隨著張三版算學題集的風靡,理學一班基本人手一本,班上絕大多數學生不是在算學題集,就是在看算學題集的路上,淪落為班級第三和全校第四的趙安元,除去上課時間,閒暇時間全是在做題。
對於普通學生而言,算學題集最重要的是解題思路,對於尖子生而言,算學題集最重要的是大量習題。
整本題集數百道題集,無異於一個算學習題庫,可以讓人不停的刷刷刷,從而提升成績。
這次算學考了71分的譚清,就是刷題提升成績的最好例子,而餘華輔導譚清學習的事情,也很快傳遍全班,題海戰術之稱,自然也傳開了。
譚清是題海戰術的典型例子,趙安元立馬跟隨,帶起刷題之風,方玉緊隨其後,班長李凡和劉韜等尖子生不敢遲疑,其餘學生受到尖子生影響,為了提升成績,不得不開始題海戰術。
一下子,整個理學一班一改中午空空蕩蕩的情況,所有學生吃了飯,立馬回教室刷題,而理學一班這股風氣向理學二班綿延,再向理學一班綿延,不多時,整個四中學校裡,開始了全新的題海戰術之風。
各班先生們不約而同發現了學生的異變,仔細瞭解過後,這才知道新出的算學題集,在經過羅文廣、陶然和朱遂三位算學先生考察,確認算學題集對學生百利而無一害,算學題集從某種程度上得到學校官方認可。
在這樣的情況下,算學題集銷售情況愈發火爆,五天時間不到,第二批次五百本算學題集銷售大半,與此同時,算學題集之風也從四中向其他學生蔓延。
近的有女中,天主教堂學校,遠的崇德中學,大大小小近十所學校。
四中所在的區域,本身就屬於學校聚集區,北平城大多數中學校、專業學校和師範院校,便坐落於此,教培材料市場潛力深厚。
崇德中學。
“稼先,快來快來,你看我買了什麼東西。”少年楊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