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橋山黃帝陵(第2/2 頁)
渙散。哨兵趕緊跑過來說道:“對岸來了一百騎兵,全部是重甲騎,目前正在嘗試修復橋樑過河。”
“辛苦了,你們不要與他們交手,得等到他們修理橋樑到一半的時候,把火種點燃,阻礙敵軍追擊即可。”
這些重甲騎裝備精良,即使埋伏也沒有什麼把握。放火燒山之後,迫使敵人繞路,但他們披甲過重,渡河必須依賴木質橋樑,所以能夠甩得掉。
於是,除了二十名哨兵之外,其餘眾人紛紛整理行囊,立刻出發。兩柱香的時間之後,哨兵點起火種,車隊的正南、東南、西南方向燃起大片火海,任何敵人無法在一天之內穿過這片區域追擊。此時風向也是北風或東風,火勢不會追逐車隊帶來危險。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車隊東側的山丘之上竟然是一座幽密的建築,四周瀰漫著沉重的氣氛,月光照在岩石灰暗的平面上,眾人看不清那裡建築的輪廓,只是有許多雄偉的柏樹筆直地侍衛著那。
原先一直沿著陡坡有一條清溪流下,直入河谷,而此刻只剩下涓涓細流在褐色的河床上流動,在附近有一條破碎斷折的小徑,曲曲折折的沿著古代道路的遺蹟蜿蜒前進。這裡曾經有個偉大的國度,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故鄉之一。
在西漢的時候,這裡並非是黑漆漆的死域,而是充滿了光明和美麗的聖地,甚至到了後世,這裡的故事還在淵源流傳。
一名第三屯來自上郡計程車兵十分崇敬的說道:“這裡是橋陵,是聖人軒轅黃帝的陵寢。”但接下來卻滿懷悲傷地說道:“這裡和我的家鄉在武皇帝的時候還非常繁榮,現在已經荒無人煙了。”
後世位於橋山的黃帝陵,歷史上就稱為“橋陵”。漢高祖劉邦當年頒詔於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
之後漢武帝親自祭祀黃帝陵,《史記》記載,“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漢武帝領軍專程改道橋山,築臺祈山,祭奠黃帝陵寢。
然而東漢末年,邊關五郡漸漸淪喪,朝廷的幷州刺史、度遼將軍先後被叛亂殺害,各地郡守自保尚力不能及,更不用說保護百姓了。中華第一陵——黃帝陵也就此實際淪喪國土之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