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第1/2 頁)
周安喜道:「有這樣課程那太好了,在下也可以名正言順讓一些人離開!」
「不過……要交學費的,每人一百貫」歐陽笑道:「這不是義務教育,不好意思,總不能本縣再貼腰包吧!」
「好說好說!」一百貫對能做這樣生意人來說,小錢。
「對了,太上皇在杭州怎樣?」
周掌櫃笑道:「不瞞大人說,這失勢就失勢,日子可過得不太好。杭州知州和在下說,朝廷每月讓杭州調撥一筆費用給行宮。可是這太上皇生活頗為奢靡,單說從東京拉下來的妃子就有二十多人。杭州可是受不了。每月按例供給,除了皇上特意交代的王皇后給予大內特別體恤外,其他人日子還是過得頗為清苦。即使這樣,太上皇每寫字要最好的文房四寶,青樓一樣逛,經常還請一些當地的知名文人進宮喝酒作詩。可憐那皇后屢屢找孃家要錢貼補行宮費用。最糟糕是……」周安小聲道:「太上皇因為荼毒東南,百姓們對他很不待見,行宮街上買的東西都比別人貴幾分,太上皇有感於此,做了不少詩詞。幸虧當今皇上氣度,也不計較,只讓杭州管理好行宮的出入官員。大人你是……」
歐陽知道他是懷疑趙玉派自己去下黑手,當下解釋道:「這陽平大學什麼都不缺,就缺一鎮校之人。看我那群教師,雖然個個有能,但個比個的沒名氣。先前我和皇上聊了,皇上也頭疼太上皇的胡言亂語,這聘他個差事倒也是好事。她就怕太上皇抹不開面子,她也不好逼人家,就讓我自己看著辦。」
周安一笑道:「其實這事也簡單。歐大人幫在下這個忙,這點小事包在周某身上,周某其他不成,但在揚蘇兩地還能辦些事,保證讓太上皇如坐針氈。不知大人何時去杭州?」
「下個月,十一月中旬吧!」
「那好,在下會事先安排。」
……
鎮校之人必須是要有的,一個大學有名氣與否在於有沒名氣的文人。從古到今,從外到內都不能免俗。比如在近代黃埔軍校的聲音有資格最大聲,周恩來是我們政治部主任,蔣介石是我們校長。本校出多少多少將領,出多少民族英雄……換一個地方,我們是xx師範的,xx是我們的畢業生。誰服氣你啊(特指,非指師範畢業生)!
李清照拒聘在情理之中,再說她的名聲歐陽還不太滿意,鎮不住場。可惜蘇東坡,歐陽修都沒了。左看右看愣沒看到什麼人才。這才想起了打宋徽宗主意。要說這傢伙在圈子內是公認的大家。一手的瘦金體,到了現代還無人敢叫板。那一手畫也是叫絕。其設立的翰林書畫院裡門生多多,此人拉來佔山頭,分量十足。
這想法早就有了,就是想這傢伙不會那麼落面子,跑來給自己親點的狀元打工。但沒想周安是拍胸脯一口答應下來,這讓歐陽大喜。要麼說強龍不壓地頭蛇。宋徽宗這條老龍,小蛇就可以收拾他。
宋徽宗本和朝裡一些官員還有來往,但是東南百姓對宋徽棕態度很惡劣,這些官員也不大敢來往。這叫民憤,這不能怪老百姓,就因為這傢伙,百姓的女兒還在當妓女,害死的人更是不計其數。沒事又跑到東南這花石綱流毒最重地方來頤養天年,不仇視才有鬼了。
歐陽覺著自己這知縣當得越來越不像話,沒事就到處跑,和那些勤政的官員比起來,實在是貪汙有愧。但是在縣裡左右又沒事,再說州里派人下來,或者是知州等下來,已經習慣了歐陽的不在。反正到時候有人接待的好好的。這方面自然是歐平的功勞,這州里武文主要官員和將領生辰時經常都會收到一些禮物,價錢也不高,但是也低不了。所以歐陽愛跑隨便跑,歐平留下就好,沒人在乎歐陽不在家。
……
十一月的杭州,卻發生了不大不小的事。百多百姓齊齊朝官府上告宋徽宗,說由於其的奢靡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