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3 頁)
本舒惟麒 的《梅邊吹笛》也是在趙迅的張羅下編印成集。 鑑於1945年舒家的&ldo;明梅&rdo;為八年浴血抗戰勝 利欣然開放,巳成為昆明一大談資,所以本埠報 紙年年在春城稍有寒意時就早有期待,說春城 的文人雅士已常聚舒宅,&ldo;吟詩作賦北窗裡,萬 言不值一枝梅&rdo;云云。舒惟麒雖然是鐵路工程 師出身,但崇尚&ldo;花間一壺酒&rdo;的雅士生活,&ldo;寒 梅會&rdo;就是在他的倡議下成立的一個以文會友 的詠梅詩會。到他把趙迅也拉進來時,趙迅發 現裡面不僅有前清遺老、社會賢達、大學教授、 報館總編、中學教員,還有市黨部書記洪發奎、 宣傳部部長黃詩學、黨通局特派員錢基瑞、省教 育廳副廳長龍昭等官場上很風光的人物。他們 也不都是附庸風雅之士,舒惟麒在此方面要求 很嚴,沒有詠梅詩作的,一律謝絕入會。不過 &ldo;寒梅會&rdo;的會長卻由市黨部書記洪發奎擔任, 舒惟麒只是眾多副會長之一。趙迅有一天還對 未來的老岳丈說,這樣一個文人雅聚唱和之處, 弄那麼多官員來幹什麼?連會長都要由他們來 擔任。舒惟麒笑笑說,這就是你們年輕人不懂 之處了,沒有他們,諸事不便,特務們還會以為 我們聚眾議論國事。再說洪發奎是我在巴黎留 學時的學兄,我豈可僭越。
&ldo;寒梅會&rdo;的會友們那時每週末相聚一次, 或在舒府的&ldo;明梅&rdo;下設宴吟詩,或去外面餐館 相聚。儘管這些梅花痴情者筆端蘊秀,口角噙 香,但這個冬天&ldo;明梅&rdo;依舊寂寞悄然,無意 唱和。
趙迅就是在&ldo;寒梅會&rdo;上認識了錢基瑞。 那時他是個很謙遜低調的人,在舒惟麒面前以 晚輩自稱,跟趙迅稱兄道弟。這些政府裡的官 員,在官場上打官腔,在酒桌上則換一副面孔做 人,儒雅敦厚,有情有義。自從和這些官員成為 &ldo;寒梅會&rdo;的會友後,他連續排演的幾齣戲都順 利地拿到了 &ldo;準演證&rdo;。當然,那是在內戰形勢 還沒有急轉直下之前,到東北戰場、徐蚌會戰見 了分曉,國民政府手上已沒有多少好牌可打了, 這才有了趙迅的《阿0正傳》&ldo;開天窗&rdo;的笑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