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牛人,說軟話辦狠事(第1/2 頁)
有一種樹,長得歪歪扭扭,而且木材無用,因此遭到匠人的嫌棄。正是因為沒有人喜歡,使得它獨自成長為參天巨木,活了百年,成為行人遮風擋雨的存在。這就是莊子的“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誠然,看一個人是否厲害,不能僅看當時怎樣,不是誰兇誰就有用。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最後贏得,不是看一開始就衝刺最狠的那個,而是看耐力最大、堅持到最後,並第一個跑到終點的那個。
一個人張揚,那是個性,並不是能力;一個人堅持低調,不是認慫,是不動聲色地成長。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展示個性,很多人選擇默默地耕耘,靜靜地沉澱,韜光養晦,厚積薄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真正的強者,固然會有鋒芒畢露,但也不乏細聲軟語,卑躬屈膝地示弱。秦末,劉邦項羽崛起,項羽叱吒風雲豪氣沖天,劉邦則是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劉邦的麻痺和吹捧,讓項羽放鬆了警惕,放走了劉邦。
劉邦躲在角落猥瑣發育,暗自努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終於在垓下的四面楚歌聲中,讓被十面埋伏的項羽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只能飲恨烏江。馬拉松比賽後程發力的劉邦戰勝了開局就衝刺的項羽。
劉邦的示弱丟人嗎?劉邦的說軟話丟人嗎?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成王敗寇。再輝煌,沒有到最後,也只是曇花一現;再落魄,笑到最後,也能光耀許久,讓人仰慕佩服。
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也是如此,強大的吳國打敗了越國,勾踐成了夫差的俘虜。然而勾踐卑微的說軟話示弱,讓夫差放下戒心放虎歸山,最終讓勾踐實現“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古話說:“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你兇狠對人,把別人激怒,別人也會兇狠對你。你良善對待別人,別人也不會給你顏色看。人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什麼態度,決定別人對你也是什麼態度。
你可憐巴巴、說軟話、示弱對別人,別人自然不好意思對你惡言惡語,而且會同情你,給予你一些幫助和照顧,讓你有機會東山再起、重新再來。說軟話,向別人示弱,不是軟弱無能,而是選擇的能力。
對方比你強大,你不服軟,要硬碰硬,結果只會被無情壓制和毀滅,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當你足夠強大,要聚攏人心,說軟話示弱,而不是咄咄逼人,可以讓更多的人信服你,追隨你,取得更大的成就。
柔軟的力量,於無形之中,變得強悍無比。水很柔軟,卻能滴水穿石;牙齦很軟,卻長著最堅固的牙齒。說軟話示弱並不是真的弱,而是以弱的狀態迷惑或誘導別人做出錯誤的判斷,最終來成全自己。
說軟話,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立足於世,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說軟話示弱是創造一個機會,把握機會,去實現目標,不是優柔寡斷,不是靠等、靠別人的憐憫,而是要自己拼盡全力做狠事。
說話要軟,辦事要狠,否則不會成功。狠不是咬牙切齒,不是狠狠地傷害別人,而是逼著自己去改變,哪怕要受委屈,哪怕前路艱難,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毫無退縮,不達目的誓不回頭。
你不對生活狠一點,生活就會處處刁難你;你不對敵人狠一點,敵人就會讓你粉身碎骨。項羽寬容了劉邦,結果自刎烏江;夫差寬容了勾踐,結果吳國滅亡。對自己狠一點,才能鍛煉出銅臂鐵骨。
林清玄說:“花的開放,是它自己的力量在因緣裡的自然展現。”一個人要綻放,不是蠻幹,而是把力量集中起來,順著自然的規律去用。沒有誰能一步到位的,積跬步,才能至千里,積小流,才能成江海。
別人嫉妒你強,你就要變得柔軟,讓人察覺不到你的強大,對你放鬆警惕;別人瞧不起你,你就狠心做事,用事實去打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