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好壞,都需要自己去感知(第1/2 頁)
一件東西好不好,該怎麼判斷?由誰來判斷?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想法。正所謂“千人千面”,人不同,觀點就不同。酸甜苦辣鹹,各有各的口味。沒有對錯,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一個人的生活好不好,從來都不應該是由別人的評判來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感知和親身經歷來決定。別人口中的好壞,不一定就是你口中的好壞。你和他不同,對好壞的感覺就不一樣,他的評判不適合你。
正如大多數女人怕冷,洗澡用的水溫總是高於男性。四十度的水,女的覺得剛剛好,但對一些男性來說,那就是燙,很有可能會灼傷面板。因此,不同的人,好壞標準就會不同,不能用別人的好壞定義你的好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美麗的姿態。生活並不是隨堂測驗,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標準答案。江浙滬的人愛吃糖,所以糖對他們來說是好東西;川湘贛的人愛吃辣,所以辣對他們來說是好東西。
誰的好才是真的好?各有各的好,誰的好都是好,因為他們本身就不同,適合他們的好就不同。小汽車有小汽車的迅捷,腳踏車有腳踏車的方便。要遠途旅行,小汽車是首選;要穿街走巷,腳踏車有優勢。
生活不是畫素描,不需要花費自己的精力,去描摹別人的模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適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鞋子再好看,尺碼小了硌腳,大了容易掉。穿在腳上不緊不松的合適,才是真正的好。
你不去親身體會,只是聽別人說那雙鞋子有多好多好,就認為是好的。結果穿上去才知道,對他好的,不一定對你好。你只有自己感知和經歷過,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好壞,不是別人的評判,而是自己評判。
惠子對莊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生活快不快樂,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你想過怎樣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別人的口舌是別人的,自己的生活應當屬於自己。
站在窗臺邊的人,總是羨慕站在橋上的人。殊不知,站在橋上的人,卻在羨慕他的生活。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會有羨慕別人的時候。殊不知,別人的生活只是看上去很美,身處當中也有一地雞毛的時候。
凡人的生活條件艱苦,名人的生活幾乎沒有隱私,富人的生活需要提防著居心叵測的惡賊,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不易,也有自己的亮點。生活的好不好,快不快樂,只有身處當中才有發言權。
別人怎麼評判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感知的是好是壞。生活是你的,別人沒權利指手畫腳。如果你把生活過成別人嘴裡的樣子,那隻會越來越不滿意。別人不知道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只有你自己知道。
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珍貴而短暫的,若是都用在了討好他人上面,豈不是一出悲劇。人生苦短,本就應該追求快樂,取悅自己,遠比取悅他人更快樂。
蜩與學鳩嘲笑鯤鵬,那是因為它們無法理解鯤鵬心中的星辰大海。莊子寧願曳尾於塗也不願意到楚國拜相,正是因為他不想捨棄自己的生活,屈就於世俗的口舌。夏蟲不可語冰,那是它沒有那種經歷和感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別人只能站在他的角度評判,而不知道你所想的是什麼。教師、醫生、工人、軍人、科學家都有各自的價值,沒有哪個比其他的更高尚,沒有哪種生活更完美。
真正的聰明人絕不會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眼中和嘴中,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而生活。世間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好壞由心不由人。什麼樣的生活能讓自己快樂,那便是你想要的好生活。
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只會讓自己失去方向和獨立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