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雙標,利益的作祟(第1/2 頁)
世間之事,皆是來源於利益。無利不起早,想要做某件事或者參與到某項事情當中,一定會有利益的存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只有給予的利夠不夠誘人。
利益的多寡,是很多人評判一件事情好壞、善惡、是非的重要因素。有利益或者利益很大,則偏向於某個人;沒有利益或者利益很小,則針對於某個人。很多時候,對他人或事情的評判,都是利益在作祟。
一個人對同樣一件事的評判,只要做的物件不同,出現的結果就不同。比如爸爸帶著兩個孩子去玩,兒子想要吃漢堡,就批評那是垃圾食品不要亂花錢;女兒想要吃漢堡,就屁顛屁顛跑去買來給她吃。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雙標。所謂雙標,就是雙重標準的簡稱,指的是對同一性質的事情,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利益等原因做出完全不同或完全相反的判斷或行為,或者對同一事情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評判。
比如有些戀愛中的男女,女孩要求男孩陪自己逛街時,男孩認為那是浪費時間,甚至還會花冤枉錢;當男孩要求女孩陪自己逛街時,就會說逛街和購物是必須,如果女孩有意見,則會被說不重視他或不愛他。
這種按照自己的喜好或利益來做某件事或者判斷某件事的行為,就是雙標。如果是別人的要求,他可能會損失一些時間或者金錢,這讓他利益受損,所以他就會對該事情做出不好的判斷,進而阻止事情的發生。
如果是別人提出的要求,他會從中獲得某些利益,他就會認為這是合理的,別人必須尊重他的意見。同時,他也會千方百計地促成該事情的發生。如果別人反對這件事情,則會被冠上不明是非、不懂情理。
說到底,雙標的出現是人的問題,是個人對事情判斷的主觀性,帶有強烈的個人喜好和情感色彩。本來同一件事,本質和結果都是一樣。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會因為做的人不同,評判就應該發生變化。
強盜殺人,是作惡;普通人殺人,是作惡;官員殺人,也是作惡;聖賢殺人,同樣還是作惡。不能因為強盜是壞人,他殺人是作惡;官員是強人,就不是作惡;聖賢是高人,就否認他們是作惡。
同一性質的事,判斷標準應該是一樣的。希特勒、東條英機殺人,他們是屠夫;鐵木真屠城,同樣也是屠夫。不能因為有些人崇拜鐵木真,就把他當成英雄。那希特勒屠殺猶太資本,是不是也是英雄呢?
或許世界齊一後,所有人都成為一家,不再有彼此的區別,所有的錯事都只是人民內部的矛盾,沒有了是非對錯,沒有了利益糾葛,那麼對他們過往行為評判的標準就沒有差別,都是大同世界的標準。
然而,有喜好、情感、種族、國家等利益的糾纏,就會產生不同的標準。人是自私的,總會為自己的利益而煞費苦心,做事的方向都偏向於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而做不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雙標這種行為,是人際交往中一種極其常見的行為。誰不想給自己多爭取好處,誰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但是,雙標行為會給人一種不公平、不尊重的感覺,讓人反感和不配合,甚至產生對抗的情緒。
雙標人格,其實就是利己主義,當某件事或行為人沒有觸及到自己的利益、沒有冒犯到自己的喜好時,他們就嚴於律人,要求別人必須遵從道德或既定的規則,保證事情能客觀反應結果,實現公平公正。
可一旦事情或行為人的過程或結果冒犯到他的喜好,或觸及到他的利益,甚至會給他帶來損失時,他便會換一副嘴臉,以寬容對自己,把屎盆子扣在別人頭上,完全忽視一切原則,只是保護他自己的利益。
雙標,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作祟,如果沒有利益的存在,都是與己無關的事,誰又會拋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