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本地人(第3/6 頁)
軌空了整整一天,今天沒有小火車來收貨,
這就意味著東家已經採取了行動,他中斷了人市的經濟命脈。
不能出貨,工廠就沒有收入來源,工廠倒閉,工人的生活就沒了著落。
至於朱玉貴的金庫,裡邊的錢確實不少,單靠發錢也能支撐一陣子。
要不再等等?
這還真不能等。
金庫能支撐起財路,卻支撐不起人心,有不少老闆已經和工人一起站在工廠門口,伸著脖子等著小火車出現。
譚金孝有些為難:「七爺,我不是慫了,我就想提個醒,咱們能不能不去土市,先去海市?」
「為什麼不去土市。」
「土市的瓢把子白苗生,介人不好對付,你肯定也聽說過,耕修這個道門到了雲上,都快成精了,什麼東西都能種的出來,
而且土市住的那群人,不敢和東家叫板,他們的生計都在東家手裡著,必須得先拿下海市,才能給土市爭一條活路。」
李伴峰沒明白譚金孝的意思,譚金孝也解釋不清楚:「七爺,咱們一塊去海市看看,你就明白了。
海市離人市可不算近,中間還有一段路被土市隔著,路上到處都是拉土的牛車和馬車,堵的寸步難行。
要是換了別的地方,李伴峰早就繞道走了,可地下城這個地方特殊,土市通往海市的道路,大多都是狹長的山洞,無路可繞。
李伴峰看了看這些趕車的,從衣著來看,應該都是農人。
這在李伴峰的意料之中,人市靠人力為生,住在人市的多是工人,土市靠土地為生,住在土市的理應是農人。
可這些農人拉著這麼多土,去海市做什麼?
「他們是去換土,」譚金孝解釋道,「土市裡的土,是從石頭縫裡刨出來的,種有光的種還將就,種沒光的種,肥力不夠。」
有光的種子,指的是正常的作物,用外州的話講,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生長的植物。
無光的種子,有的不進行光合作用,有的進行特殊性質的光合作用,和傳統意義上的植物並不一樣。
新地生長的植物就是無光種,這類植物的生長,要依靠土地的肥力,所謂的肥力和外州的定義也不太一樣,具體區別在哪裡,也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譚金孝指著運土的馬車道:「介些土種了一年,都被榨乾了,介不已經開春了麼?種地的得抓緊時間把土換了,要不明年地裡長不出東西。」
這土上哪換去?
李伴峰正要問個明白,忽聽肖葉慈道:「恩公啊,那個驢子吃煤炭的!」
肖葉慈所說的驢子,離李伴峰不遠,灰毛,長耳,大臉,從外觀上來看,確實是頭驢。
趕驢的老漢從車上的麻袋裡,鏟了一鍬煤,送到了驢子嘴邊。
驢子嚼著吃了,吃過之後,還「嗯啊嗯啊」的叫了好幾聲。
外邊春寒料哨,但山洞裡人很多,有些悶熱。
這頭驢子每叫一聲,都會噴吐出濃濃的霧氣。
不只是這頭驢子,其他拉車的牲口都有共同的特點,他們每次呼吸都會噴吐大量的白霧。
這明顯不是牲口在呼吸,這是蒸汽機在噴汽,
「這些是內州的牲口吧?看著像牲口,其實是機器。」
譚金孝搖搖頭道:「他們不能算是內州來的,他們和老陳的媳婦兒一樣,說不清是哪來的,
有人說他們是地裡長的,有人說他們是水裡生的,還有人說他們是蟲子變的,有人說自打三頭岔有人那天起,就有他們,
內州打過來的時候,他們也不和內州來往,普羅州來人了,他們也不和普羅州人親近,
外州的人想把他們帶出去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