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願效死力(第1/3 頁)
劉儉看到張任進來之後,也不見外,隨即讓張任坐在那裡聽他和張飛關於西域的談論。
其實,先前大漢朝與西域溝通的程度還是比較頻繁的,畢竟,絲綢之路已經建立了數百年,大漢朝的威名已聲望透過絲綢之路,遠遠的傳播到了西域諸國之外。
便是遠在絲綢之路盡頭的大秦,多年來與大漢王朝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彼此之間互相瞻仰,彼此之間互相仰慕,並透過絲綢之路一直保持著聯絡,往來互贈國禮。
只是隨著後來大漢王朝逐漸內部混亂,土地兼併嚴重,皇權不固,中央自顧不暇,再加上西北作亂頻頻,朝廷的威信和影響力在於絲綢之路沿途的諸國中,已經大大不如原先。
但是這些年來,朝廷為了整頓內亂,也沒有工夫對西域諸國方面進行肅整,畢竟,漢朝政府自顧不暇,諸侯各自爭雄。再加上西北方面,馬騰和韓遂成為了威脅漢王朝統治的一大心腹之患,他們的大軍徹底隔絕了絲綢之路,大漢王朝多年來幾乎與西域諸國沒有任何聯絡。
這大大降低了漢王朝。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但是隨著張飛將涼州的局面徹底開啟,大漢朝對於涼州的掌控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特別是羌族的很多部落已經被併入了涼州的戶口,致使涼州的人口翻倍式的增長,漢王朝對於涼州本地土地的開墾也非常的上心,並同時並大力支援涼州本地的畜牧業,這使得涼州不再成為漢王朝中樞通往西域的一箇中轉站,而是成了漢王朝與西域溝通的一個前沿基地。
中轉站和前沿陣地的區別可是非常巨大的!
劉儉方面在得到了涼州這個通往西域的前沿陣地之後,暫時還沒有對西域諸國發動什麼像樣的動作或是政治行為,但是西域諸國已經有所感知了。
所以現在已經開始有很多西域諸國開始向涼州派遣使者,紛紛向大漢朝進行進貢。
他們從希望重新與大漢朝建立友好的關係。
當然,也有部分西域諸國這些年來改變了對漢王朝的戰略。
他們不希望漢王朝強大影響力滲透到他們這裡,畢竟鮮卑、匈奴、烏桓的下場歷歷在目,這些他們多少也知道些。
他們的子民或許並不明白漢王朝的文化和勢力入侵到他們的國家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是那些國家的上層貴族卻非常的清楚。
烏桓、匈奴等大族的人口逐漸被漢王朝掠奪,成為大漢民族的子民,這在原先可謂是前所未有之事。
就連鮮卑很多人口如今也已經被漢王朝內遷到了河北,大多數的子民得到了漢朝人的戶籍,兩三代之內就會被徹底的漢化,這是擺明了要挖他們這些外族的根兒啊。
很多區域國家的貴族,統治著這些小國的黎民,他們作威作福,享受著上層階級的優待,奴役著下層的人民,如今大漢王朝若是要把對待鮮卑、烏桓、匈奴等外族的政策用在他們身上,那這些貴族今後又該如何生存?
漢王朝要奪取的是他們立足於一國的根本啊。
涼州的巨大改變,使整個境外的區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說,西域幾十個國家如今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他們有的是軟骨頭,希望不要惹惱大漢,有的則是抱了必死的決心,堅決不讓大漢朝來掠奪他們的資源。
但是,不論是他們抱著哪一種心態,這對於劉儉所率領的大漢王朝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代表現在的大漢王朝已經成為了讓西域的國家不得不重視,不得不在意的一個重要的存在。
而這些西域諸國的重要訊息,當然也逃不過校事府對他們的監察與探聽。
劉儉知道,若是要漢王朝,大漢民族屹立於世界之巔,他這一代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