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財政(第1/2 頁)
王致遠看著大家走了出去,心裡帶著期望,這次如果可以成功,那麼水利建設可以提前6年逐步開工,如果失敗,至少要等到56年高階合作社興起,那個時候才有可以將大家統合在一起,開始建設水利。
王致遠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對縣裡的財務進行了盤算,幾天後要向大家通報一下。
首先是年初的8000萬貸款(舊幣),在10月的時候,已經花了個乾乾淨淨。
通和縣的建築成本是很低的,原材料都是自己製作,或就地取材,那個時候,人工也是便宜得嚇人,以後就沒有這種好事了,現在大家家裡糧食滿倉,縣裡工廠工資也不低,這人工也是上漲了很多。
好在今年的原始積累已經完成了,後面有足夠的資金再發展,光鋼鐵一項,就可以交換到很多的物資。
稅收這一塊,農業稅是固定的,今年夏收的農業稅基本已經使用完了,大部分都進了糧食麵粉加工廠,後面又做成了各種食品。當然也出售了不少糧食,但售糧主力還是縣裡的商人。
秋收後的售糧主力就是縣裡了,不過稅收的糧食沒怎麼動太多,大部分都是農民賣的糧食,縣裡加工後轉手賣給了縣城的人。
可惜以後的農業稅是要上交一大部分的,縣裡只能留下一些發展。
工商稅的比重不算太高,主要物件是私營工商業,全縣有私營商業2358戶,人數有2943人,個體手工業4818人。
這些私營企業在恢復經濟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充實了市面上的商品。
另外周子瑜和王致遠接手通和縣的時候,對不利於國計民生的迷信品製作業65戶、煙業120戶,青樓26戶,賭場11戶……進行了取締。
49年還沒有正規的稅法出臺,收稅的主要條目是:貨物稅、工商業稅、印花稅、利息所得稅、交易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屠宰稅、工商所得稅、特種消費行為稅。
收稅一年也收了7萬元不到,數量也還行,畢竟人員多,私營業也不少。
縣裡的稅收大頭都是自己開辦的工廠了,不過現在還沒有跟縣裡的財務分開,不太好計算,很多東西還沒有上市,如豬、雞、鋼鐵……
經過這麼久的發展,憑藉這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工廠這一塊的市值,500萬美元肯定是有的,比當初投入的資金,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製藥廠和鋼鐵廠就是以後價值最大的工廠,現在國際上鋼鐵最低200美元一噸,藥品價格更是價格不菲。
年底美帝就開始對國家進行了經濟封鎖,現在國家購買很多物資,全靠別人從香港運過來,價格可想而知。而藥品又佔了大頭,所以通和縣的製藥廠在未來是十分關鍵的。
全縣主要開銷就是各種基建投入和幹部的工資,工廠全是盈利的,現在是在反哺縣裡。
基建在12月份就停止了,天氣太冷,不適合建築,用的大部分都是貸款,原料都是前面生產或買好的,沒花什麼錢。縣裡有現在有1376名幹部,是逐漸增加的,私營的稅收給大家發工資還可以剩下不少。
縣裡的財政狀況是有很多剩餘的,在200萬以上,這些錢大多數在工廠的賬目上,已經被換成原材料,用於明年的發展。
縣裡的民眾收入也還是很不錯的,農民家庭年收入估計普遍在120元以上,一部分是縣裡大搞建築,民眾參與獲得不少報酬,另一方面是糧食豐收,賣穀子也有不少收入,再加上平時搞搞副業,又或家裡養殖一些牲口、禽類,賣了也有不少錢。
家裡有工人的就不說了,工人一年的工資至少都在300元以上。
這個收入在當時已經很高了,要知道在58年,農村很多家庭年收入都沒有80元,那還是“一五”計劃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