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3 頁)
洛陽·徽猷殿
李旦一個人坐在殿中,他的面前擺著一張琴,卻並沒有彈。
做皇帝已經一年有餘,但他連正殿都沒怎麼去過,偶爾接見下人,也都在母親的監視下。
名為帝王,實則連籠中雀也不如。
但他知道,他得忍。
就像是這琴,雖然彈了,有可能被人以“琴聲幽怨,似有腹誹之意”上告,但若徹底不彈,又可能被人告狀說“面有怨懟之色。”
所以他只能按照以前的習慣,歌照奏,舞照賞,美人照舊臨幸……
想了半天,他從大正樂中選了一段,心不在焉的彈奏著。
這是雅樂,誰也挑不出毛病。
只不過今天他彈得的確不太好。
他有點心煩。
雖然不被允許私下會見大臣,但是畢竟就在殿後住著,朝中的訊息多少也能聽到點。
劉禕之觸怒了母親,如今前面正在大發雷霆。
劉禕之是母親的心腹之一。當年以文章聞名,入弘文館沒多久之後,就轉遷到母親的身邊,成為“北門學士”中最重要的一員。
雖然因為個性耿直,口無遮攔,多次被貶謫,但是又因為極有才華,所以數度又被提拔升遷。後來不但成為母親的智囊,更是直接參與了廢帝那場政變。
當初就是他和裴炎,程務挺,張虔勖四人,將哥哥從皇位上拉下來的。
按道理來說,他有如此大功勞,是應該青雲直上的,但這個人壞就壞在那張嘴上。
李旦不知道,他當初將哥哥拉下來時,是否存了將自己扶上去的心思。
因為劉禕之曾經做過自己的司馬,教導過自己一段時間。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誼。
他這次被問罪,就是因為私底下對鳳閣舍人賈大隱吐槽說:“太后能廢昏君立明君,為什麼不能把權力給皇上,來安撫天下?”
賈大隱是個小人,向母后彙報了。母親不悅,因為劉禕之是她所提拔的,居然有背主之心,所以就借“劉禕之接受了歸誠州都督契丹人孫萬榮賄賂的黃金,還和原宰相許敬宗的侍妾私通”的罪名,派王本立去審問他。
其實事情到這裡尚且不算嚴重,以母親對他的寵信,只要他痛哭流涕的自辯一番,多半也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頂多是貶謫或者流放。但誰知道這個人此時的牛脾氣又犯了,質問王本立:“沒有經過中書省起草,門下省稽核的文書能叫詔令嗎?”
好傢伙,這一下徹底的觸怒了母親。她本身就覺得劉禕之有不臣之心,如今藐視她的赦令,簡直是明晃晃的造反,其心可誅!
李旦知道,自己如果聰明點,就假裝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沒聽到,讓這事情過去。
自己都泥菩薩過江了,還管什麼他人死活。
但是,劉禕之真的是個好人。
想到在相王府的那些日子,父親要他好好教導自己,本是客氣之語,自己的屬臣中一大半都被叮囑過這話,可只有他真的會執行。
他為官正直清廉,剛正不阿,自己都沒有多少閒錢,還時常接濟族中的親屬,名聲極好。
更別說他文章精妙,與孟利貞、高智周、郭正一併稱為劉、孟、高、郭,是難得的大才子。
這種人如果冤屈死去,對國家是一大損失。
救,還是不救?
自己原本已經做好了裝聾作啞的打算,如今貿然張口,會不會暴露自己能夠知道前庭訊息的事情?
會不會把自己牽連進去?
就在李旦天人交戰時,殿外忽然傳來了咚咚咚的腳步聲,李旦聽到後,表情一鬆。
這個時間,還能膽大妄為的在皇宮裡跑動的人,除了妹妹太平公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