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重甲力士(第3/3 頁)
自己存放武備記錄的簡旁,“延宗不必多言,你糜伯父我知道你是來幹嘛的,你需多少制式武備,快快道來。”
“糜伯父,我需要制式重甲一百零一套,長柄環刀一百零一柄,短環刀也是一百零一柄!”
糜竺其實知道霍昭是過來要武備的,之前也在一旁聽過霍昭的宿衛是打算如何裝備,他還以為霍昭是在開玩笑,畢竟重甲這東西,披在身上,如果不是力士,根本無法正常行走。
“延宗真要重甲?你可知這重甲,若是兵員非力士,根本無法正常行走。”
“小子知道,所以我拿到武備之後,會求陳伯父指揮麾下丹陽兵挨個試試,直到試出這一百力士,試出來的這一百力士,便是小子的宿衛營甲士。”
糜竺一聽也有些無語了,這丹陽兵本就是精銳,沒想到你居然還要在裡面挑選力士出來,“行吧,我使人通知你陳伯父領丹陽兵過來挨個一試。”
“多謝糜伯父,對了伯父,咱們軍中可有斬馬劍?若是有可否讓小子帶走?”
糜竺一聽頓時懵了,斬馬劍這東西軍中怎麼會有,這東西會存在京師武庫之中,現在長安武庫早已經沒了,洛陽武庫也已經沒了,許都的武庫現在根本不會再去製造這東西了,還指望軍中有斬馬劍?
霍昭看著糜竺臉上的表情,便猜到了自己的這個問題有多離譜了,只得向糜竺道歉,糜竺也沒多說什麼,只是讓人通知陳到帶著丹陽兵過來,趕緊給霍昭霍延宗搞定他的宿衛營。
陳到的速度也快,不多久便帶著丹陽兵過來挨個試重甲,最後給霍昭湊齊了這一百人,最後走的時候陳到的眼神,也已經和糜竺一樣了。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而霍昭也自己披上了重甲,帶著自己這身披重甲的宿衛營,回到了劉備的帥帳外。
——————————————————
李廣利:中山人,西漢中期將領,外戚,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和協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劉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
太初元年,李廣利任貳師將軍攻打大宛,損兵折將,戰績平庸,後因軍功封海西侯。天漢二年至天漢四年,李廣利率軍多次指揮與匈奴的戰爭,依舊戰果不佳甚至損兵折將。
徵和三年,李廣利率軍征討匈奴前與宰相劉屈氂暗中趁衛太子劉據死於巫蠱之禍,儲位虛懸之際,謀立昌邑王劉髆為儲。不久事發,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損兵七萬,投降匈奴,次年被衛律殺死。
六郡良家子:六郡指的是涼州的天水、隴西,安定三郡,以及朔方的北地、上郡、西河三郡。
良家子指的是出身良家的子女或清白人家的女子。漢時,指從軍不在七科謫內者或非醫、巫、商賈、百工之子女,為良家子。
在《史記》、《漢書》、《後漢書》的記載中,明確表示出身於六郡良家子,併入選羽林軍的名將有李廣(飛將軍)、趙充國(平定西羌)、馮奉世(擊破莎車)、甘延壽(與陳湯共同誅滅匈奴郅支單于)、董卓。
而沒有記載是羽林軍出身,但是屬於六郡的名將就更多了。
比如班固在漢書趙充國傳中就直接列舉了秦漢時期大量的六郡出身的名人,比如:漢代北地郡鬱郅出身的王圍、甘延壽;北地郡義渠的公孫賀、傅介子;隴西郡成紀縣的李廣、李蔡;隴西郡上邽縣的上宮桀、趙充國;隴西郡狄道的辛武賢、慶忌。
班固直接說:此其可稱列者也,其餘不可勝數。何則?山西(太行山以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