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於是,國會中的氣氛一下子變了。開始對國王持有批評態度的議員們,這時,卻對國王少見的謙卑樣子和明顯的對民眾的愛所打動。可他們還是想找個替罪羊代人流血。流血的人擔任的職位越高,越能滿足他們的嗜血心理。
於是,培根的敵人們開始拓展自己的戰場。愛德華·庫克,這個培根的政敵認為,是該出手的時候了。他是下院改革派的領軍人物,也是一小撮密謀者的召集人。這一小撮人都感到受過培根的冷落慢待,或受到很多委屈,其中也有不乏藉機把培根踩踏一番好使自己升官之人。他們藉口維護國家穩定,想把「最正義的大法官」從法官寶座上拉下來。
他們找到兩個人願意提供證據,他們說,大法官在聽證案子時,收取了賄賂。其中一人付出了100英鎊,另一個人給了300英鎊。但這些禮物並沒有使大法官改變判決的內容,最後他們還是被定了罪。其中一個人說自己是個職員,指控大法官後,自己反受到不良行為指控而遭到解職,但這不是事實。
那時候,「賄賂」與「送禮」之間有很大區別。送禮給政府官員並不被認為是賄賂。法院裡所有的開銷,都要由訴訟雙方支付。政府不給法院提供一文錢。法院所有開支都來自與法院產生關係的人。「送禮」額度越大,可能越會得到有利於自己一方的處理意見。
這當然不是一個很實用的體系,培根心裡十分清楚。所謂法官犯罪,是指在不顧事實真相的前提下,只為換取費用而隨便做出判決。這樣看來,無論是大律師培根,抑或是大法官培根,都是清白無辜的。
但公眾對這位法官大人所知甚少,外加有人煽風點火,說不合理的「特許權」主要是聽了大法官的意思給了相關的人,從而使得富人更富,窮人更窮。也有人希望,「法院費用體系」應該徹底改變。改變的方式不是透過井然有序的程式來進行,而是透過激憤的群眾打擊在位的那個人來進行。培根的一個朋友早些時候就給他提過醒,告訴他外面群眾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危險。弗朗西斯回答,「我問心無愧。」
其實,要毀滅弗朗西斯·培根大法官的不是別人,就是愛德華·庫克這樣的政敵。庫克及其同黨成功地使事情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下議院由開始討論負擔沉重的特許權問題,轉而成了一場對培根的攻擊。上院接手了對大法官的賄賂指控。
當弗朗西斯大人聽到這些對自己的指控時,感到十分震驚。他病倒了。他把秘書找到病床前,讓他替自己起草一份遺囑,希望把自己的「靈魂最後交給上帝」,遺體「找個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掩埋」,名字「留給後代和全世界」。雖然他已經感到萬分氣餒,但最終結果卻遲遲不來,該劇的最後一幕還要上演一陣子。
顯然,有人指控培根裝病,以避免面對對他的全部指控。他給上院寫了封信,表示自己真的不是裝病。他希望議員們別帶著偏見想他,並期望得到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與證人們公開面對面對質的機會,並希望自己也能提供證人為自己正名。另外,他還請求議員們能仔細看一下他審查過的好幾千宗案子,看自己到底有沒有錯。一旦所有的事情都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毫無疑問,他就會變得清白。「我的手很乾淨,……我的頭腦很平靜,」他再次告訴議員們,「我問心無愧」。
當然,把一切都拿到檯面上說個清楚,這不是弗朗西斯的敵人想做的。他們知道,如果給他為自己辯護的機會,那他一定會全身清白而退。指控他的人深深地知道這一點。他們也不能容忍他與他們的證人進行相互質問,最好還是使一切都模糊不清,如果聽憑光明正大的大法官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暴露在太陽下面,王室裡所有的弊端與腐敗就會全部現出原形:浪費國庫,中飽私囊,賣官鬻爵,寵臣當道,任人唯親。民眾都想改革,但必須有人為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