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5 頁)
思,偏偏他不知是遲鈍還是故意忽略了,毫無察覺的自來自往,也不在意多少人為碎了一地芳心。
沈菊年掃庭前的時候,遠遠聽到林大娘扯著大嗓門跟林聰說著什麼,因為說的是閩南話,語速又快,她聽得見也聽不明白,便停下了手頭事,抬頭對來人微笑。
林大娘的丈夫原先是個漁夫,這兩年海上不太平,便開始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悠閒日子,可錢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少了收入,日子一下子拮据許多,林大娘便在文廟外開了間小食鋪,賣油條,面線糊之類的小吃,價廉味美,倒也是一筆不大不小的進項。
沈菊年見林大娘走來,便笑著對她點點頭,心裡想著該怎麼用閩南話跟她打招呼,不等她開口,林大娘便笑這開口了。“你呵你呵,阿嘞忙哦?我頭前(剛剛)叫阿聰來跟你說些事,也是我麼得閒,這種事還是要我們大人自己講才清楚。”
林大娘說得比較慢,沈菊年大概就能聽懂了,微笑說:“有什麼要緊事嗎?進屋裡說吧。”說著先轉身進去了,林大娘嘆氣心道,大地方來的女人就是不一樣,講話走路都這麼斯文秀氣。
跟著進去了,不忙說話,沈菊年先泡了茶,做了個請的手勢。福建安溪這一代得力於地形氣候,多產茶葉,最多見的便是安溪鐵觀音。安溪人無事便愛閒嗑講古,講多了便口乾舌燥,因為家中多備著茶葉,也未必是多名貴的好茶,總歸是清香微苦,讓人舌底生津的味道。
李群愛茶又挑剔,家中用的茶葉便又與別人家的不同,只拿氣味一散開,便讓人為之一振。
林大娘對茶沒什麼研究,但聞著也知道不是凡品,抿了一口,嘖嘖嘆道:”這茶好著,一斤只怕要一錢銀子吧!“
沈菊年笑而不語,其實這茶縱然再貴,也不及這套木魚石茶具。一般的茶葉,閩南賣一錢銀子,到了金陵可能賣到七錢。而李群所飲的茶葉,便是在產地也要賣到三兩銀子以上,不過茶葉再貴到底有限,茶具的價格卻更是高的離譜,尤其是因茶擇具,喝不同的茶便要用不同的茶具與之匹配。幾套紫砂茶具價格都在數十金之上,一套木魚石茶具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搜刮來的前朝貢品,便是有錢也難買到。李家裡裡外外看著乾淨樸素,彷彿也只是普通的小康之家,鄉里人不認風雅,也僅覺得李先生不是個俗人,但若讓真正的內行人見了,必要大叫一聲敗家。
沈菊年和林大娘就著茶點閒聊了起來,不到兩居便進入了正題。
林大娘咬了一口綠豆糕,飲了一口極品觀音王,只覺得彷彿身在人間仙境,慨嘆了一番,這才開口道:“菊年啊,你家裡夠開銷嗎?”
沈菊年聽明白了,點頭道:“那還是夠的。”
林大娘顯然不怎麼相信,嘆氣道:“你家李先生是個大好人,不過這日子也是要過的,沒有進項怎麼行呢?你看我那個林記小食鋪,一般一般做著,一個月也能掙個三四兩銀子。”
沈菊年聽著連連點頭稱是。林大娘自我感覺也挺好,笑容深了幾分,又道:“我看你們一家要吃要穿,就算再有錢,也是坐吃山空,阿你唆丟不丟?(對不對)”
沈菊年腦中翻譯了一下,才笑著說:“丟,丟。”心裡想,那幾十萬兩銀子要什麼時候才會坐吃山空?
林大娘滿意笑道:“所以啊,我就想,你這做點心的手藝一萬個人都挑不出來一個,不然你到我店裡做事,我們把小食鋪做大了,就是買賣糕點,我算過了,一個月估計都恩能夠有這個數的進賬。”林大娘說著,壓低了聲音,比了十根手指。
沈菊年訝異地挑了下眉。
“十兩?”
林大娘呵呵一笑,“嚇到了吧。”
一般來說,十兩銀子就夠普通人家一年的用度了,一個月掙十兩,那在一般人看來確實是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