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偶像的形象實驗(第1/2 頁)
這樣別出心裁又暗藏玄機的自我介紹效果很好。
看起來外號似乎都是成員們身上的缺點或者黑歷史。
實際上蘊含了偶像發展的風潮變化,這裡面學問可不小。
之前易浩彥和裴珠泫說過。
亞洲的偶像風格已經不可逆轉的發生變化,從rbakb48的崛起就可見一斑。
韓國偶像雖然受本土文化的影響,依然對偶像的基本功有著很高的要求。但是偶像的親民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可是距離才產生美。
過分接近和了解,只會讓偶像身上的光環消失,變得不再讓人仰視和崇拜。
拉開距離,過於高冷又會讓粉絲覺得難以接近,放棄追捧。
偶像不是演員。
演員靠作品說話,曝光少沒有關係。
偶像是靠粉絲生活的,曝光太少,完全拉開距離是自尋死路。現在早就不是rb早期,偶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時代了。
如何既保持偶像的光環,又儘量的親民,就需要高明的經營人設的策略。
s對少女時代就做了一些積極的嘗試。
作為目前韓國最紅的女子團體,少時的曝光率可以說是724小時不間斷,不斷的團體和個人活動絡繹不絕。
包括打歌,主持,電臺,電視劇,綜藝,訪談等等,全方位的向公眾展示她們的魅力。
在這些行程裡,大部分時間裡,少時保持的形象都是毫無疑問的偶像範。
美麗,可愛,帥氣,高雅,溫柔,善良,積極,陽光等等,總之都是正面的形象。
而在綜藝節目裡,她們開始做出一些變化。
出道初期都是傻白甜的形象,現在開始漸漸向奇怪的方向變化。
隊員之間的相互吐槽,爆料,平時生活的囧事,s公司也會放出一些影片,反應她們鏡頭後的真實生活。
當然這些“真實”都是經過仔細研究和考慮的內容,尺度把握的極有分寸。
各種有趣的外號就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代表。
這些外號都反應了成員的一些真實資訊,那些黑點和黑歷史也都是真的。
但是這些東西不會觸動公眾敏感的道德觀,不會引起厭惡感。也不會真正傷害少女時代的形象。
反而會讓見慣了偶像鏡頭前衣冠楚楚,光鮮靚麗形象的公眾感到親切,豐富少女時代的內涵,讓她們的形象更貼近普通人。
拉近觀眾和偶像的心理距離,增加信任感。
這是社會心理學和公共傳媒學的知識。
這種策略可以讓少女時代的形象從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變成有趣的女神。
從而和其他偶像單一的形象拉開距離,更加凸顯她們的特別,也讓人更願意親近她們。
不愧是s!
看著兔子被這個特殊的自我介紹逗得前仰後合,連眼淚都快出來的開心模樣,易浩彥暗暗佩服。
打招呼的環節很受觀眾歡迎,效果也很好。
現場的氛圍因為剛才的歡笑變得非常輕鬆,臺上的歌手和臺下的粉絲都放鬆下來,開始享受這場演出。
自我介紹環節結束以後,表演繼續。
下一首是慢歌。
配合舒緩,輕快的曲子,少時成員們沒有跳舞,一個個沿著延伸舞臺開始進入場館的各個區域。
她們一邊輕唱,一邊和臺下的粉絲們揮手互動。
9個人分散在“田”字舞臺的每個角落,讓每塊區域的人都能夠和她們有近距離的接觸。
粉絲最希望的就是和自己的偶像近距離接觸。這下各個區域的粉絲們都騷動不已。
一個個大喊著路過成員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