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又一個新發現(第2/2 頁)
一家子。他最可惡的地方還是因為他那個臭脾氣。
我是覺得現在咱也沒那麼窮了,就別太摳摳搜搜了。在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生活質量提高一點。話說我也接受不了現在年輕人的各種信用卡透支,我覺得過日子嘛,摸著石頭過河就行。
我說我爸,他不停地點頭說是。
其實他也就那麼敷衍我而已,回過頭,他還是一樣的。他都節省了八十多年了,早已成了生活習慣。就如他講的一個故事:一個地主帶著他的小小孫子去看田,問孫子:“咱這麼大一丘的田,怎麼賣?孫子回答:“這還不簡單,圍開來賣。”地主嘆氣:“家門不幸啊,出敗家子了。”回家就從糧倉裡舀了一碗黃豆炒著吃。
意思是地主節約成了習慣,哪怕是發現小小孫子是敗家子,他也只是舀一碗黃豆炒著吃,還覺得自己很奢侈了。
人的生活習慣真的是很難改變的。
不過,新新和敏敏對我佩服得是五體投地,他們懸著的心總算是放進了肚子,接下就玩得輕鬆又愉悅了。
我爸的目的其實只是想來看看新新的居所,但這正好是週末,歡歡又從北京趕了過來,我爸也不好意思拂了孫輩們的美意,那就再玩兩天吧。
省城的繁華和我們鄉下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年輕的時候追逐繁華,人老了可能更喜歡寧靜。我爸不喜歡擁擠又繁華的鬧市,他說一轉一轉頭暈,要求我們帶他去烈士公園看看。
我爸四十年前曾來省城出過差,他說到處都變了,要是沒有人陪同,他都會迷路,不知道烈士公園變樣了沒有。
一進烈士紀念館,我被那厚厚的烈士花名冊震驚了。要知道咱寫上那麼後的一本小說,得寫大綱,得構思情節,得想好鋪墊,絕對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可這個烈士花名冊上寫的,全是犧牲戰士的名字,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譜寫的名冊。
沒想到我們在紀念館還翻到了我們老家烈士的一些名字。
“我們老家的這些烈士也有人名冊了呢。”我和我爸說。
“那可不得上嘛,你都不知道當年我們村,仗打得有多激烈。”我爸說:“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
“我們村也打仗了?”新新問道,“爺爺,你快講講這怎麼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